2013-06-06
收藏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复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部分要重点复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给予辅导。
2.20以内数的复习,可以着重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在复习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甚至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概括“本学期都学习了哪些数”、“这些数的顺序是什么”、“它们是怎么组成的”等等,如果出现疏漏,再让其他学生补充。也可以采取练习二十三第2题的对口令形式,同桌同学共同活动。
3.开始复习加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过直观复习一下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一样,遇到小数加大数计算有困难时,可以想大数加小数,从而较快地算出得数。进行上述复习时都不要求学生说概括性的条文。要把一位数加法的所有情况都复习到,不要只是把课本中题算一算。发现有不熟练的或容易出错误的式题,还要反复练习。为此,前面出现的两个加法表(第78页和第112页),在圆形板上做加法,都可以作为复习用的教具。通过加法表,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一些其他规律。复习时,要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出速度的要求,使学生看到式题或听到式题都能比较快地说出得数。但也不要要求过高,无限度地去比赛速度。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4.开始复习减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减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然后,可以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减法的关系。进行上述复习时,也不要求学生说概括性的条文。复习减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加法相同。
5.复习“认识图形”时,除了让学生辨认基本的物体和图形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物体和图形的学具进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复习时,还应注意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圆柱的两个平面各什么形状的”等等。
6.复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互相检查。在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活动后,教师拨出接近整时的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是几时。开始,学生由于观察得不够细致,可能会说出整时。这时,教师不必急于说出结论,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手势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注意到: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然后,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学要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7.复习“用数学”(第117页第7题)时,教师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出发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
“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我们一起看看停车场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接着,出示学生的对话。教师说明,虽然图画里没有把开来的汽车都画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小朋友告诉我们的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教师还可以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学生随意提出又开来了几辆,开放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3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出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思路应予以肯定,对于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还可以让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让别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第5题,限时2分,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要注意记录学生计算的情况,对于出现问题比较多的题目,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补充练习。
第6题,是一个数学游戏,可以分组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几组题目,多让学生参与。
第8题,是数图形的练习,同时,渗透了统计思想。教师说明题目的要求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第11题,可参照第117页第7题的教学建议教学。
第12题,是“用数学”的习题。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说出根据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可以知道什么。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字,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2015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练习题(西师版)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抽样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5年二年级数学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试卷(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青岛版)
2015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5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抽测试题(带答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201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2014-2015学年)
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2015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北师大)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北师大版)
2015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大全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2015年小学2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性学期调研试卷
2015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5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2015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调研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201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