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半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3上半年北师大版...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2013上...

2013上半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2016-01-11 收藏

一、基本情况:

本班33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3人。本学期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图形和空间:第一单元《位置》包括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第三单元《图形的的组拼》。

2、数与代数:第二单元《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

4、生活实践: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八单元《找规律》。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认真备课,深入思考。现在网络上的备课资料很多,但每

一节课对于不同的班级来都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因为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要选择与自己班级学情相符合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功夫的,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参考教案,设计或是修改一下教案,让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相符合,然后再制作较简单的课件,一般在上课的时候就不需要再看教案了。这种情况多了,很容易让人产生思维的火花。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单元后,我们有一个实践活动。我自己在想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对实践活动并不认同,于是自己想到了一个实践活动,我让每一个孩子都设计三种不同价位的商品(课前就画好,分别为一百多元的、几十元的、几元几角的三种商品),然后利用每个学生学具袋里的“钱币”去“购买” “商品”,这种“酷贝拉”式的活动,几乎让学生狂喜起来。

2、提高与巩固口算能力。低年级学生口算训练的重要性相信

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的。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口算能力呢?第一,就是要训练他们的正确性,第二,要训练他们的速度。能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就相对轻松了。可是,当班级学生情况不同时,也会感到有很大的难度。我在教学完第六单元时,就每天开始训练学生的速度了,每节课做20道题,开始我按速度与正确性来给学生评奖。因为我们条件有限,首先是让学生自己抄题,抄完后再计时开始计算,第一次就有五个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做或是没做完,但我还是没有给机会给这些拖拖拉拉的孩子,同样收了作业,当我的奖品颁发后,学生忧喜参半,不过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拖拖拉拉的学生就奇迹般地消失了,学生在那“开始计算”的口令后的紧张感和认真的态度让我松了口气;最后一周就以时间来评价了。规定学生在十一分钟内完成100道题。在这种训练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加强了,做事的态度有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平常那些拖拉的现象基本上是看不到了。

3、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共同进步。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

一年级就出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班的孙亮、刘双宇等几个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个人原因导致学习上的不理想,如孙亮同学,不会写字,所以每次检测或是课堂练习时他的作业是全班最差的一个,后来,我与他的妈妈联系了几次,讲到关于孙亮的具体情况该在家庭中怎样辅导,他的妈妈十分配合学校,不到半个学期,他的书写不但进步了,也到了较好的收获,他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抓住他的进步点,在课堂上,在家长座谈会上,我都是点名表扬了他,现在他的学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他是成功地转换了。再如刘双宇同学,我发现她个子小,但是很诚实,很勤奋,我上课讲完一个知识点,尤其是较难的知识点时,就直接点她的名,当场检测她的学习情况,坚持了几个月,她的各项能力都有提高了。

三、需要加强的地方:

当然,教学工作也存在很多不足,如上课时教师口授的内容与学

生练习的内容比例分配不恰当,总是担心学生没学扎实,一个知识点讲的内容太多;还如缺乏对优生的培养,所以整个班级显得特色不够等,这些都需要来期努力改进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