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实践案例:
【案例1】我外号叫“?”为什么有此雅号呢?因为全班就数我最善于提问题,我满脑子的“为什么”问也问不完。明天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老师布置预习,我兴奋极了,因为我早以久仰“分数”大名了,今晚有幸和他交朋友。我很认真地把书读几遍,做完了几道预习作业,满脑子的问题出来了。
①、为什么单位“1”要加引号?
②、一个苹果可以当单位“1”,半个苹果可以吗?
③、八分之七米的单位“1”是唯一的吗?可以是1米,还可以是什么。
④、四份之零点五是分数吗?
学了百分数后,我又陷入了沉思,问题又冒出来了
1、百分数和分数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百分数能加单位吗?
3、分母不同的分数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
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有几种方法?例如3/4,可以先化成小数,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5倍。
教师点评: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案例中的“?”同学养成质疑的习惯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学习的效率会很高。因为如果心中有疑问,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了分数。学习分数、百分数、整数等知识时,如果能象“?”一样,善于质疑,我们不但能深刻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且我们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案例2】单位“1”是分数的主人翁,有人说,擒贼先擒王,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应该牢牢抓住它不放。我们来看看这数学四剑客是怎么学习的:蓓蓓说:“单位‘1’可以表示1米、1吨、1千克等,”笑笑半开玩笑地问:“可以表示咱们四人小组吗?”大家乐了,一致赞同。最后由组长欢欢做一个概括。单位 “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与自然数1有一定区别,所以要加引号。淘气说:“四分之三个饼,单位“1”可以是一个饼,还可以是3个饼。我不理解一个分数存在有两个单位“1”。”其他小组的同学也认为不理解。第三组组长欢欢不失众望,他说大家听我解释一番吧。他走到讲台前,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取三份,每份有四份之三个饼,又拿出三个饼,重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取1份,每份有三小块,也是四份之三块。同学们觉得很有趣,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蓓蓓就向老师提议,让我们自己动手试试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结果。说完,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我们小组分工十分合理。淘气和欢欢负责切饼,笑笑和蓓蓓负责填实验报告,
小学生六年级上测第一单元数学试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苏教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2015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2016北京人大附中数学高一分班考点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检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2015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自测题(苏教版)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5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自测卷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易错题复习(青岛版)
2015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试题西师大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西师大版
2015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高二数学暑期强化训练题精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练习(计算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青岛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2015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