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进度,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有助于三年级同学学习的教学资源,希望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可以帮助到你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只要同学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科学运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会写、会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 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2. 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 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2)当4 89≈4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85≈ 16498≈ 2510≈ 40938≈ 76560≈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8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连习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同步测试2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认识不等式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单元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12
七年级数学中心对称图形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同步测试4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单元检测题7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11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10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单元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质量抽测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轴对称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运算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同步测试5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检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单元检测题9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单元检测题8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