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一、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
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
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 教学安排 :根据教参自己设计安排较为合适
人教版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制作标本----表内除法》单元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课后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上数学《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年级上《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上数学《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前后》课后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制作标本----表内除法》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上册《9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同步练习卷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书包》教学实录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