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一、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本班有学生48人,这学期转出2人,转进一人,共()人,其中跟读生()人,正式生()人。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其中算术题和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同步练习与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实录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统计》课后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案例
2016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备课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可能性》相关资料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教案与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4时计时法》同步训练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说课材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