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收藏
一、方程的意义。
1、含有( )的( )叫做方程。
2、在35+42=77;x+2.510;y+13-4;4a+20=100;2811+5x;6(m+1)=n-5这6个式子中,等式有( ),方程有( )。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①比x多2.4的数是13.5。
②7个x的和是22.4。
③汽车每小时行x千米,4小时可行300千米。
④一大桶x千克的菜籽油,分装到每小瓶0.75千克的瓶子里,正好装了8瓶。
二、等式的性质。
1、依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①如果a=15,那么4a=15()(),a()()=153;a+7=15()();a()()=13
②如果7n=21,那么7n+5=21()(), 7n+()=120, 7n()=42, 7n3=21()()
2、启智题。
已知a+b+c=33,a+a+c=31,a+b-c=9,则a=( ),b=( ),c=( )。
“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
课题六 8、9的加减法
课题四 5、4、3、2加几
统 计
认识几和第几
“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及说明
认识=、>、<
课题十一 连加
5以内的减法
课题二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认识1~5
“9加几”教学设计与说明
认识6~9
0的认识
课题十二 连加、连减
有关0的加、减法
课题七 快乐的大森林
课题十五 整理和复习
“认识左、右”教学设计与评析
“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认 物 体
课题九 10的加减法
10的认识
课题五《我们的校园(A)》教案
课题一 6和7的认识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B)
课题二 6和7的加减法
课题一 《认识整时》教案
5以内的加法
课题三 用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