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5
收藏
一、想想填填。
1、把分步算式:1715=255,15+255=270。写成综合算式是( )。
2、24517,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是( )位数;19537,商的最高位是( )位,是( )位数。
3、在()里填上>、<或=。
19+263()(19+26)3
176-54-46()176-(54+46)
4、12的( )倍是360;( )的5倍是100;72的5倍是( );480是80的( )倍。
5、线段与射线的区别是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
6、计算20622,把22看作( )来试商;计算62868,把68看作( )来试商。
7、平角的一半是( ),直角的一半是( )。
8、要使□5839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583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9、小于90的角叫做( )角;等于90的角叫( )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叫( )角;180的角叫( )角;360的角叫( )角。
10、小芳晚上开始做家庭作业时,钟面上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正好指向3,完成作业时,分针正好走了180。小芳是( )时( )分完成作业的。
二、概念辨析。
1、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小于除数。 ( )
2、平角没有顶点。 ( )
3、5555的结果是1。 ( )
4、50度的角在3倍的放大镜下是150度。 ( )
5、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
6、12点半时,时针和分针成180的角。 ( )
三、慎重选择。
1、根据□○=△,下列算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2、( )可以度量长度。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3、笔算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当把商( )。
A.不变
B.改大
C.改小
4、角的两条边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5、钟面上( )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A.12:00
B.15:00
C.18:00
6、两个锐角的度数相加,将会得到一个(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都有可能
四、仔细灵活地计算下面各题。
1、直接写出得数。
8016
2330
67+53
49070
425
56070
3606
32008
2、笔算下面各题。
38125
60718
29024
18945
28035
40249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36+2236
9911
86199+86
(30+4)25
289103
3225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心得 数学期末复习,课本是法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青蛙》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做家务》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组合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节日广场》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