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收藏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七年级数学用科学计算器求平均数同步练习及答案12
七年级数学消元解方程组水平测试题及答案11
乘方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乘方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10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同步练习:第一节
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射线、直线1习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表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因式分解法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从三个方向看1练习题(苏科版)
青岛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2同步习题(苏科版)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6章测试题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
七年级数学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化(1)习题
2013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不等式及其解集检测试题及答案
12年下学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随堂练习
七年级数学证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6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实验同步练习及答案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