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收藏
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9+1=10,10+3=13我是听妈妈说过的”。当学生说到这里我顺其自然地说:“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吧。”在学生“唧唧喳喳”之后,我就“言归正传”,隆重推出“凑十法”。
从摆圆片学具“凑十”到摆小棒“凑十”,然后配上示意图一味地向学生介绍“凑十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习,非常详尽,自我感觉上得还不错,从学生的反馈中也看出学生大部分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了。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和的个位上少1,例如5变成4等。
高考数学不等式性质及证明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1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性质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6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2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5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1
高考数学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2
高考数学函数应用与最值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证明1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及数字特征2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5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变换
高考数学函数极限与连续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1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4
高考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3
高考数学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2
高考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2
高考数学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
高考数学不等式解法举例
高考数学二次函数与一元方程不等式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3
高考数学不等式综合问题
高考数学二面角及平面的垂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