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收藏
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以摘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以小动物为主题,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而且从中的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反思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反思四:自主学习的质量不够高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我有时却恰巧没有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这样他们的“表现”得不到肯定,如果这样下去,就会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心理容易阻碍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待每个学生,恰当地把握评价他们的尺寸,即使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而是要通过讨论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处,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至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2012青岛版八上第五章《实数》word学案
青岛版数学八上5.8《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word学案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8.3《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ppt课件1
青岛版数学八上5.7《方根的估算》word学案
青岛版数学八上4.3《加权平均数》word教案(1)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8.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1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9.3《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八上4.6《用计算器求平均数》word教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1.3《尺规作图》word学案3
青岛版数学八上3.1《分式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2课时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1.2《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1.1《全等三角形》word学案
青岛版数学八上3.1《分式的基本性质》word学案
2012青岛版八上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word学案
2012青岛版八上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word学案
青岛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第五章
青岛版数学八上5.1《算术平方根》word教案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第6章《平行四边形》ppt复习课件
青岛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第六章
青岛版数学八上4.4《中位数》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八上2.3《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word学案
青岛版数学八上6.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八上4.3《加权平均数》word教案(2)
2012青岛版八上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word学案
2012青岛版八上第四章《样本与估计》word学案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8.3《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ppt课件3
2014秋青岛版数学八上1.3《尺规作图》word学案1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8.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3
青岛版数学八上2.4《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word学案
2015春青岛版数学八下9.2《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