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会利用教材资源——《有几瓶牛奶》片段赏析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一年级数学...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会利用教材资源——《有几瓶牛奶》片段赏析

2015-12-31 收藏

案例背景

计算能力是一种能够正确、灵活、有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自觉运算的综合性能力。让计算课“活”起来,不在单一、枯燥,那么在课堂上就需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教材的有用资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案例赏析

这个案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的教学片段。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片段一

(出示书上主题图)

你是怎么算的?

师:今天校门口卖早餐的阿姨想请大家帮忙。帮她算算现在她的摊位上有几瓶牛奶?

(板书课题)

师:谁来列式?

生1:9+5。

生2:也可以是5+9。

师:对,可以列两个算式。那9+5=?你会算吗?(生独立思考)

师:想好的小朋友和同桌说一说。

师:这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生:14瓶。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1:我是1瓶1瓶数的:5、6、…、14。一共有14瓶。

师:他是点着数出来的。谁的方法和他一样?(部分生举手)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我发现一个盒子能装10瓶牛奶。现在右边的盒子还有1个空位,我从左边的盒子里面拿1瓶放到右边,现在右边盒子里面就有10瓶,左边还剩下4瓶,合在一起就是14瓶了。

生3:既然可以把左边的牛奶放到右边,我也可以把右边的牛奶放到左边。

师:放多少瓶?

生:我从右边拿5瓶放到左边,现在左边有10瓶,右边剩下4瓶,我可以一眼看出有14瓶。

……

【评析:此片段是采用了书上所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的。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用盒子装牛奶的情境,把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生活中存在数学知识,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图巧妙地利用2个盒子装牛奶,这让学生很容易地发现每个盒子里的空位,大部分学生都能想象着通过移动某一边的牛奶数量来解决9+5,有的学生拆大数来凑十,有的学生拆小数凑十。主题图不光提供的是一个生活情境,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看到了算理,发展了学生的的形象思维能力。】

片段二

在学生们独立完成书上“试一试”的练习后,全班进行反馈。

师:9+3,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一个一个数,9完了是10、11、12。9加3等于12。

生2:我就想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3瓶牛奶,我把3瓶牛奶拿1瓶放到左边,现在就变成10加2了,等于12。

生3:3加7等于10,我把9分7个给3,还剩下2个,就是12了。

……

【评析:一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前一个环节创设的生活情境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计算思维的模型。因此,练习中有的学生在计算时就能利用情境进行思考,思维“动起来”。】

片段三

师:有1只小猫今天可高兴了。因为家里添了新成员。(出示图)它不停地围着鱼缸转呢!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

生1:小猫想吃鱼。

师:小猫最喜欢吃鱼了!

生2:小猫想知道一共有几条鱼?

师:是呀,这2个鱼缸一共有几条鱼?谁能帮小猫解决这个问题?动手试试看!

生:9+8=17,一共有17条鱼。

……

【评析:以生活中有趣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把数学课堂生活化,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通过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在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去建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感受到“算法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思维有了不同的发展。学生们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了做数学就是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数学有用,也有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