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计划总结-2013...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数学计划总...

数学计划总结-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12-30 收藏

一、班情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虽经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从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可以看出,与兄弟学校优秀班级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通过对分式的探究,体验化归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其中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以及性质,特别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以后学习特殊三角形和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法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第十五章分式

本章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约分、通分、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教学重点: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四则运算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难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及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

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六、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课 时

1

9.2——9.8

11.1.1三角形的边

4

2

9.9——9.15

11.2.1三角形的内角、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以及复习巩固

5

3

9.16——9.22

11.3.1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以及复习巩固、复习题11

5

4

9.23——9.29

12.1全等三角形、习题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

5

5

9.30——10.6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探究四、探究五、习题12.2

5

6

10.7——10.13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习题12.3

4

7

10.14——10.20

13.1轴对称、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习题13.1

5

8

10.21——10.27

13.2画轴对称图形、习题13.2

5

9

10.28——11.3

13.3.1等腰三角形、13.3.2等边三角形、习题13.3、13.4最短路径学习

5

10

11.4——11.10

11----13章总复习

5

11

11.11——11.17

期中考试

5

12

11.18——11.24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14.1.2幂的乘方、14.1.3积的乘方、14.1.4整式的乘法(一)

5

13

11.25——12.1

14.1.4整式的乘法(二)、习题14.1、14.2.1平方差公式14.2.2完全平方公式(一)

5

14

12.2——12.8

14.2.2完全平方公式(二)、习题14.2、14.3.1提公因式法、14.3.2公式法(一)

5

15

12.9——12.15

14.3.2公式法(二)、习题14.3、复习题14

5

16

12.16——12.22

15.1.1从分数到分式、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习题15.1

5

17

12.23——12.29

15.2.1分式的乘除、15.2.2分式的加减、15.2.3整数指数幂

5

18

12.30——1.5

15.3分式方程、习题15.3、复习题15

5

19

1.6——1.12

14----15章复习及总复习

5

20

1.13——1.19

期末考试

5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