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转眼六年级的数学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等有作用的。我认为在进行复习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的内容
(一)、数与代数(20课时)
(二)、空间与图形(14课时)
(三)、统计与概率(5课时)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3、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4、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对差生的转化,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学生互助、家长督促等。综合采用多种有利的因素,以期得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5、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教师也在愉快中教,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随笔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教版数学《分类》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
北师大版《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表例2》教学实录
人教版数学《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在活动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重建课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分析
第三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假日小队》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活动园地》教学设计
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