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收藏
你算我取 来自查字典数学网
表演者拿出一副扑克牌。
“哈,要比赛扑克呀?”有人问,“是抓乌龟,还是争上游?”
表演者说:“咱们玩的都是和数学有关系的,不仅可以娱乐身心,还能促进思维、启迪智慧!”
“那就更好啦!怎么玩法?”大家争相询问。
“这么办吧:你们在A~K13张牌中任意默记一张。”表演者说话间将扑克交给了观众,“我说算式,你们计算。最后,我便能从这副牌中,将你们默记的那张牌取出来。”
这游戏也挺新鲜。
大家便取出一张“6”默记在心,然后把牌插入,又认真洗了几遍,交给了表演者,忙说:“快取吧,我们记的是哪一张?”
“咱们这个游戏叫‘你算我取’,你们还没算呢!”表演者说,“把你们刚才记的那张牌的点数,乘以2,加上3,再乘以5,最后减去25。将结果告诉我。”
大家很快在心里算出了结果:
(6×2+3)×5-25=50
忙说:“这么算结果得50!”
表演者听后,胸有成竹地展开了牌,从中检出一张,高高举起。
众人一看,果然是“6”!
重新试了几次,表演者每次都正确地取出对方所默记的牌。真是奇妙!
解:假设对方默记的点数为x,根据表演者的要求,列成方程是:
(2x+3)×5-25=50
10x+15-25=50
10x-10=50
10x=60
x=6
根据方程式的特点,表演者可以随自己需要,要求对方将默记的数进行加、减、乘、除。如要求对方将默记的点数乘以8,加上12,除以4,再减去5,则可列方程式:
(8x+12)÷4-5=2x+3-5=2x-2
这样,假定对方告知你最后的结果是22,表演者便作如下的运算:(22+2)÷2=12。因为这22是对方默记数的2倍减2得到的,再倒推回去,自然便是他们默记的数了!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8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3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课标解读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5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1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二课时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7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2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8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