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收藏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的一个硬纸板教具不小心损坏了,希望得到学生的帮助。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在于拉近师生的距离,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求证三角形全等也是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参与愿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2.实践交流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①引导: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能否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引发思索,展开讨论
②讨论: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能否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我们本节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但已有的知识已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进入验证的环节
③验证: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遇到困难,产生疑问,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印象深刻。做出图后,我们要把它剪下来与原来的图形进行比较,验证公理,得出结论。
④结论: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总结,培养语言文字智能。
得到“ASA”判定公理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角进行置换,结果得到“AAS”这一推论,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掌握了两种判定全等的方法。
教师在整个环节应注意对学生给以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要对导入的问题进行释疑,学以致用。知识重在应用,数学学习不能讲题海战术,要注重思维迁移,一题多变,注重方法的形成。
3.应用变式内化新知
在应用方面,我注意基础和提高的双向衔接,让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
首先,出示基本图形,它是对ASA公理的直接应用。
已知:如图∠B=∠C,BE=CE
求证:AB=CD
变式一,新知综合:
将BA,CD延长相交于点F,
求证:BF=CF。
它是对新知ASA公理和AAS推论
2014小升初数学模拟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加法原理
2016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的概念学习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卷(苏教版)
小升初数学能力训练练习题
复式统计表
2014年郑州名校小升初数学模拟题
2016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除法复习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平均分
小升初考试数学能力测试卷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北师大版)
北大附中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苏教版)
2016二年级数学几何小实践期末知识点
2016数学六年级期末考试知识点之统计
2014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试题大全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
2013年小升初数学试题精选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重点复习之万以内的数
2016必备小升初数学乘法原理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点表内除法
2014年小升初数学试卷精编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2016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概括
小升初数学考点枚举法的概念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北师大)
最新的小升初中数学试卷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数学综合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