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收藏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数学第一册第6单元第72、73、74页。连加和连减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
在整个数学课堂上,我以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为主线,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气,学生能集中精力进行课堂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下面对本节课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
一、优点:能根据教材内容确立明晰的设计思路,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认为,学生在学前教育中,能熟练地掌握怎样计算了,而对于应该怎样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怎样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时,我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来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含义,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时候应该用连加法,什么时候用连减法,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于今后的数学学习。
二、不足: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班级的学生,把一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估计得过高,可是在教学当中,学生因为操作减法时,摆三角形卡片的时候耽误了很多时间,致使后面的练习部分完成得很少。由于我选择的课题于前面部分衔接处有空白的地方,知识衔接不紧密,导致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不够明确,所以“做一做”的第二个联系完成效果不好。
三、改进措施:课下我请教了其他听课教师,他们也一致认为在做一做的第二个练习耽误了时间,如果当时灵活处理的话,就应该在黑板前板演,使全体学生都来学习一下,重点明确:在整体当中,画斜线的三角形是要去掉的,用减法,画虚线的部分也要相应的减去,使学生重点掌握。或者在课前预设,将这个练习做成课件,用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明确连减法的过程和意义。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熟悉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程度,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使每节课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可能性》教学素材包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ppt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数乘法》(旅游方案)教学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教学素材包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鸡兔同笼》ppt课件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八单元《方程》ppt课件2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分数混合运算》ppt课件1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除法》(混合运算)flash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单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1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四单元《可能性》ppt课件1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小数乘法》ppt课件7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可能性》(列举可能结果)教学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方向与路线》补充练习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教学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教学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方向与路线》教学素材包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生活中的负数》ppt课件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解方程》ppt课件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生活中的负数-温度》ppt课件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小数乘法》ppt课件6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四单元《可能性》ppt课件3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小数乘法》ppt课件5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ppt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课件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2016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除法》教学素材包
2014秋冀教版数学五上第四单元《可能性》ppt课件2
2014冀教版数学五下《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