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7
收藏
弃九法的运用 来自查字典数学网资料整理
这是一道从彭翕成老师博客里看到的题目,涉及到著名的弃九法,我在《数的根植关系》一文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弃九法的一个运用,就是检验计算结果。所谓根植,就是将一个数的各位数相加,如果是多位数,将结果的各位数继续相加,直到只剩下一个一位数为止,这个一位数就是原数的根植。在四则运算中,加、减以及乘法都保持根植不变性,即多个数乘积的根植等于各数根植的乘积。运用这个性质,可以解决下面一道问题。
题目1:假设[n(n+1)(n+2)]2=3039162537□6,其中□代表一个隐藏的数字,你能找出来么?
由于左边是连续三个自然数的乘积的平方,所以其结果必然能被9整除,这说明右边的各位数之和也应该能被9整除。2+0+3+9+1+6+2+5+3+7+□+6,经过计算知道□要么为0要么为9.再利用这几个数能被4整除,所以最后两位数一定能被4整除的性质得知,□一定为9.
不过彭老师对下面一道问题的处理,学夫子眼拙,甚为不解,因为在我看来,这也完全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且更加简单。
题目2:假设[n(n+1)(n+2)]2=303916253□96,同样是求□代表的一位数字。
同样的道理,右边各位数之和应该为9的倍数。你可以采用整除,也可以采用一开始所说的根植,右边数的根植一定为9,很容易看出来,右边数字其余各位数的根植为2,那么□处就只能为7,所以答案就是7.这种情况还根本不用讨论,一步到位。学夫子眼拙,实在搞不清楚彭老师为何要那样做,还请各位指点。
23.1求概率的方法课件ppt京教版九年级上
22.4圆周角课件ppt京教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一)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图象(一)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比例线段(二)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二)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20.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2)课件
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1.5应用举例航海问题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过三点的圆》课件ppt京教版九年级上
1.3计算工具的发展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2.5有理数的减法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21.3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图象(二)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3绝对值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21.1锐角三角函数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1.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3.5一元一次方程(四)一般方程课件京教版七年级上
21.4解直角三角形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3.2概率的简单应用课件ppt京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图象(三)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复习(一)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9.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6反比例函数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3.5一元一次方程(三)一般方程课件京教版七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图象》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4二次函数的性质课件ppt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