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28.计算比较
例如,九册思考题:1÷11、2÷11、3÷11……10÷11。想一想,得数有什么规律?
……
可见,除数是11,被除数是1的几倍(倍数不得大于或等于11),商
17÷11=(11+6)÷11=11÷11+6÷11
凡商是纯循环小数的除式,都有此规律;不是纯循环小数的,得数不存在这一规律。
不难发现,它们循环节的位数比除数少1,循环数字和顺序相同,只是起点不同。
只要记住1÷7的循环节数字“142857”和顺序,计算时以最大商的数字为起点,顺序写出全部循环节数字,即可。
29.由验算想
例如,思考题:计算1212÷101,……,3939÷303,你能从计算中得到启发,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848÷202,7575÷505,……
3939÷303
=(3030+909)÷303
=3030÷303+909÷303
=10+3=13
备课用书这种由“除法的分配律”解,要使三年级学生接受,比较困难。
若从“除法的验算”推导
由3939÷303=( ),
商百位上的3和13相乘才可得39,商个位上的3也必须与13相乘得39,除数是13确定无疑。显然,在被除数上面写上除数,使位数对齐,口算很快会得出结果。
所以商是12。
30.想 倍 比
31.扩 缩 法
例如,两数和是42,如果其中一个数扩大5倍,另一个数扩大4倍,则和是181。求这两个数。
若把和,即这两个数都扩大4倍,则得数比181小,因为原来扩大5倍的那个数少扩大了1倍。差就是那个数。
181-42×4=13
42-13=29
若把两数都扩大5倍,结果比181多了原来扩大4倍的那个数。
42×5-181=29,42—29=13。
若把181缩小4倍,则得数比42大。因为其中的一个数先扩大5倍,又
若把181缩小5倍,得数比4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平移和旋转》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讲故事大赛》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剪一剪》高效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后反思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教学反思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教后反思
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后反思
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练习课》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数学解题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数学现状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