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巧想妙算文字题(十)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大全...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巧想妙算文字题(十)

2015-12-28 收藏

50.探 索 法

就是多方寻求,解决疑难。

51.观 察 法

数学知识是通过数、式、形三方面的内容,体现客观事物和空间形式相互间数量关系的。这常常需要观察。

例1 计算下组算式的(1)、(2)、(3),类推出(4)的结果。

(1)1+1×8

(2)2+12×8

(3)3+123×8

(4)4+1234×8

仔细观察算式间的联系,

第一个加数,逐次增加1;第二个加数逐次增加11,111, 1111,……而乘数都是8,即第二个加数中两个数的乘积,逐次多11个8,111个8,……;(1)式,(2)式,(3)式,……的结果逐次增加 89,889,8889,……

由式(3)的结果9+89+889=987,知

式(4)为 987+8889=9876。

例2 观察

不难发现:自然数从1开始,累加到任何一个自然数,其和除以下一个

是偶数,商是小数,是奇数时,商是整数。

如:(1+2+3+…+1000+1001)

例3 由11+1.1=11×1.1,

知其积等于其和。

特点:第一个加数是整数。第二个加数是带分数,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是1,分母比第一个加数少1。

例4 观察分析

…………

会产生一个直觉:如果a与b是互质数(且a>b),那么a±b与ab是互质数。

此结论成立的话,两个分子是1,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相加减,所得结果岂不是不必考虑约分了吗?

用反证法证明:

若a±b与ab不互质,而有因子d的话,设a±b=cd,ab=ed。

则由ab=ed,d为素数可知,或d|a,或d|b。

若d|a,则由a±b=cd,可知必有d|b,这与ab是互质数矛盾。

同理,若d|b,也有矛盾,所以a±b与ab互质。

52.猜测与证明

美国数学家g·玻利亚在《数学与似真推理》一书中写道:“人们对数学事实总是首先猜测,然后才加以证明。”

例1 3×4=12

它的积是由1和2依顺序排列的数。

由33×34=1122

333×334=111222

n个 n个 n个 n个

为方便起见,在后面的n位数乘以n位数等于2n位数的乘法中,用省略号连在一起的n个数字不再标n个了,它们的个数同上式一样。

证明:

令s=11…1,

则s=10n-1+10n-2+…+10+1,

10s=10n+10n-1+…+102+10,

9s=10s-s=10n-1,

由此得

故33…3×33…4=11…122…2,

进而可得33…3×33…5

=33…3×(33…34+1)

=11…122…2+33…3

=11…155…5。

例2 abcd各不相同,表示一个四位数。问各是什么数时,能同时被2、3、5整除?

智力好的学生,总是经过一番尝试和猜测后,就力图寻求一般规律,不遗漏地写出符合要求的全部四位数。符合题意的数是,各位上的数字和一定能被3整除,且个位数字是0。

如果a、b、c分别取1、2、3作为一组的话,有1230、1320、2130、 2310、3120、3210。

这样的数组有:

1、2、3 1、2、6 1、2、9

1、3、5 1、3、8 1、4、7

1、5、6 1、5、9 1、6、8

1、8、9 2、3、4 2、3、7

2、4、6 2、4、9 2、5、8

2、6、7 2、7、9 3、4、5

3、8、4 3、5、7 3、6、9

4、5、9 4、6、8 5、6、7

5、7、9 6、7、8 7、8、9

符合题意的全部四位数是,

6×27=162(个)

例3 证明:任意10个连续的自然数一定能找出4个a、b、c、d,使(a-b)×(c-d)能被56整除。若使(a-b)×(c-d)能被56整除,只要a-b能被8(或7)整除,c-d能被7(或8)整除。

在10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有两数的差为8,其余8个数中必有两数的差为7。

设10个连续自然数为:

n、n+1、n+2、…、n+9,

则(n+8)-n=8,

(n+9)-(n+2)=7。

这里 a=n+8,

b=n,

c=n+9,

d=n+2,

或 a=n+9,

b=n+2,

c=n+8,

d=n。

或者(n+9)-(n+1)=8,

(n+7)-n=7。

这里a=n+9,

b=n+1,

c=n+7,d=n,

或 a=n+7, b=n,

c=n+9,d=n+1。

例4 任意连续4n个自然数的和除以2的商是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和的n倍。

证明:设任意的连续自然数m,m+1,m+2,……

当n=1时,因为m+(m+1)+(m+2)+(m+3)=4m+6,所以

=2m+3=[m+(m+3)]×1。

当n=2时,因为m+(m+1)+(m+2)+…+(m+4×2-1)=8m+(1+2+…+7)=8m+28。所以

=4m+14=[m+(m+7)]×2。

当m=3时,因为m+(m+1)+(m+2)+…+(m+4×3-1)=12m+(1+2+…+11)=12m+66。所以

=6m+33=[m+(m+11)]×3。

=[m1+(m+k-1)k]×n。

这里m1=9,(m+k-1)k=40,

原式=(9+40)×8=392。

53.相似运算

例1 在0、1、2、3、4、5、6、7、8、9中,任选一个数字,把它与9相乘,得到一个积,把这个积再乘上12345679,所有数位上的数字总是和选择的那个数字一样。

比如说,选择5,5×9=45。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巧想妙算文字题(十)

两边都除以5,

12345679×9=11 11 11 11 1。

对于任何其它数字,可进行同样的推理。用数字a乘等式两边,

12345679×(a×9)=(11 11 11 11 1)a

=aaaaaaaaa 。

例2 任意选出小于10的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如1、6、8。

从中任取两个,组成二位数16、18、61、68、81、86。其和为330。

1+6+8=15。

两位数的和除以一位数的和,

设a、b、c表示任意三个不同的小于10的自然数,组成两位数,

10a+b 10a+c 10b+a

10b+c 10c+a 10c+b

其和为 22a+22b+22c

=22(a+b+c)

遇到类似的运算,可不假思索地写出2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