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5
收藏
质数排座位 由查字典数学网资料整理
下面的式子里有8个空框“□”:
A=(□+□+□+□+□+□+□)÷□。
在这些□里,填进20以内各不相同的质数,使A是整数,并且尽可能大。
填数以前,先要把20以内的质数全部找出来。它们是:
2,3,5,7,11,13,17,19.
不多不少,正好8个。
8个空白的□是一些座位,等待安排8位质数就席。关键是除号后面安排哪一个质数,其余位置都无所谓。
为此,计算这8个质数的和:
2+3+5+7+11+13+17+19=77
=7×11.
由此可见,从这8个质数里,如果拿出7,那么其余各数的和是7的倍数,因而A是整数:
A=(7×11-7)÷7=11-1=10.
如果拿出11,那么其余各数的和是11的倍数,因而A也是整数:
A=(7×11-11)÷11=7-1=6.
如果拿出其它质数,A都不是整数。
所以,要使A是整数,并且尽可能大,应该取7做除数,其余各质数任意排列(例如可从小到大排列),得到
A=(2+3+5+11+13+17+19)÷7.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练习课
(整数值)随机数(random numbrrs)的产生
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大树有多高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2)
六年级上第七、八单元评价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三角函数线
第八单元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1)
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二)教学设计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3)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1)
《按比例分配》课后反思
函数的应用第二学时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函数的应用第一学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