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2015-12-11 收藏

学习内容:苏教版第六册教材P11和P12的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图体会并解答

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⑴2242=112(本) 1124=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⑵42=8(层) 2248=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4、讨论比较。

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应用提高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2、想想做做2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想想做做3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

4、想想做做4。

先完成三道题,核对答案。

你是怎样计算的?(连除的方法)

你还能怎样计算?(先乘再除的方法)怎样列出相应的算式呢?

你还能够举例说明吗?

5、想想做做5、6、7。

先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可以怎样求?自己先说一说,再同桌说一说。

指出:在解题时要弄清每步算的是什么。有时先用乘法是可以的,但算式难以叙述清楚,所以对这类题,第一步就不提倡用乘法计算。

6、思考题。

(1)商的十位可能是几?

从0想到9,得出商的十位可能是几;也可以从乘法口诀想起,想8乘几的积接近60,再想什么情况下十位商7,什么情况下十位商8。

(2)被除数的百位的百位可能是几?

从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想起,再想被除数的百位在什么情况下是2,在什么情况下是3。

四、课堂作业

2、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