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上课一开始,我就把前一堂课学生学过的、熟悉的、有趣的“问题1”再提出来,引导学生回忆,说:“昨天,我们学习的问题1,是什么内容呢?”我与同学们再一次读
“问题1”——
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9场,得17分。
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这一轮只负了2场,那么勇士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
我继续引导着:“曾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如设勇士队胜了x场,那么平了(7- x)场,根据题意得3x+(7-x)=17,解得x=5。从而可知勇士队胜了5场、平了2场。”
又说:“如设勇士队胜了x场、平了y场,根据题意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由刚才的结果,通过检验,可以知道 是这个方程组的解。”
到这里,我稍微停顿,说:“同学们,有哪些办法可以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请开始讨论。”我一声令下,教室就出现了嘈杂的议论声。
“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当学生思考的时候,我边说边写,把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二、探索尝试。
本来,班级按每4个同学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可由该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发言。
几分钟后,就真的有一个同学举手,说:“有!”我让他给大家说说。
这个同学站起来,代表他们那个小组发言:“由第一个方程变形得x =7- y,用7-y代替第二个方程中的x(消去未知数x),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而后,就可以求出方程组的解了。”
我让他把求解过程写在黑板的左半边上。
在他书写的空隙,我见缝插针,明知故问:“大家说,为什么可用第一个方程中表示的代数式7- y代替第二个方程中的x呢?”
这个小组的另一个同学解释说:“第一个方程中的x代表胜的场数,第二个方程中的x也代表胜的场数,字母代表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接着,有一个同学受到“启发”,举手发言:“从第一个方程得到y =7- x,用7- x代替第二个方程中的y(消去未知数y),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求出了方程组的解。”模仿也是学习,类比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同学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了。
又有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发言:“由第二个方程得 ,代替第一个方程中的x,同样可以求出方程组的解。”
这时,我愣了一下,心里想:“虽然方法相似,却把方程进行到了复杂的变形。真是难得!”对于这样一个似乎“平凡”的学生,我不敢怠慢。“你的方法是正确的。”我及时肯定他的回答。
“你肯动脑筋。”我再一次鼓动他积极思维。
另外一个小组,也推荐一个同学,说道:“由(3x+y)-(x+y)=17-7,得2x=10,立刻得到x=5。”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这时我确实想背诵一遍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段语录给同学们听一听,但考虑到同学们才是初一学生,年龄太小,不知道这句话的含意,也就罢了。
我让她把求解过程写在黑板的右边。
但是,我还是不肯罢休。“为什么?”我问。
“3x+y等于17,x+y等于7呀,那不就得了。”同学的回答那么轻松,我有点“失望”,也许我对他们的期望过高。
在这当儿,我掩不住心中的喜悦,再把这个成果介绍给大家:“要是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如解方程组 。可以把两个方程相减:(2x+3y)-(2x-5y)=(-1)-7。”
三、拓展应用。
离下课还有一分钟,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把手举得高高的,说:“我也有一种别的方法,先把第二个方程变为2x+(x+y)=17,再由第一个方程的x+y=7,代入2x+7=17。”
下课铃声响了。我只说:“很好。今后我们继续探索吧。”就匆匆忙忙地布置了作业——“请你写出两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求出它的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一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画方位图(新课标)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含复习课好)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认数(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新课标四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案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案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新课标四下)
三角形(新课标)
营养午餐(新课标)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
位置与方向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期末整理和复习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2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四则运算(新课标四下)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十单元《认数(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统计》教案
大数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认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