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故此,复习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复习课也是老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痛的。结合自身实践,粗略地认为复习课有“三忌”。
一忌“旧课新上”。既是复习,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有的教师上复习课,就是将教材倒回来重讲一遍。这样,学生听起来乏味,教师讲起来费神,时间耽误了很多,但收获甚微。再者,就复习的时间要求而言,也不允许旧课新上的。
二忌“全堂练习”。这一种复习课的上法在形式上与前面所言恰恰相反。教师没有去理清复习内容的脉络,只是找些资料,没节课给学生写出(或印出)大量题目,叫学生解答,则谓之“复习”。这些资料的内容是零乱的,没有把各知识点突出来,系统化,学生往往越做越糊涂,何以去“知新”呢?老师则往往感叹:“越复习越差劲了。
” 三忌“面面俱到”。一节课只有那么几十分钟,倘若老师没有把复习的重点抓住,就会造成东拉西扯,面面俱到。 那么,怎样才能有的放矢,剔除这“三忌”呢? 我认为:首先,老师对本班学生的知识现状应有透彻的了解;其次,对复习的知识有清晰的脉络,对各知识点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按知识点逐一进行归类,分清主次,一节课只侧重于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作业练习紧扣复习内容,经常进行小结。这样小环扣大环,环环相扣,方能达到巩固再巩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