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摘要]:数学试卷的讲评是数学测试目标达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试卷讲评,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澄清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数学试卷讲评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关键词:数学试卷讲评 创新 实践
众所周知数学试卷的讲评是数学测试目标达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试卷讲评,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澄清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处于复习阶段,不可避免会有许多试卷讲评课,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对复习效果的提高显而易见。但长期以来,如何上好一节讲评课一直是许多教师的一个困惑。笔者认为数学试卷讲评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为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数学试卷的讲评课工作。
一、把握几个原则:
1、激励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讲评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进入试卷讲评课的学习。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但在实际中常常见到:一是不管学生在卷面上回答如何,教师从头至尾将试题一一演讲;二是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碰上考试成绩不佳尤为常见。在课上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话:“这样容易的题目都解不出来?”“这些内容我平时是否再三强调过?”“这是考前刚刚讲过的例题”。言下之意考不好责任全在学生,弄得学生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
以上两种讲评,结果一:教师辛苦费劲,而学生感到厌烦,效果甚微;结果二:批评责备,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会使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有时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影响了师生的情感,其后果难以想象,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求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师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最终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个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就是对人的理解。教材是“物化”的东西,我们教师应该是“人师”而不是“经师”。教师要知道生个学生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是共性的。应该了解你的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生理特征,他或是她最需要什么。
所以一堂好的讲评课,首先应该是发现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并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以期使学生处于爱学数学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针对试卷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点讲评,切忌面面俱到,关键在于找到错在哪里。例如:学生在答题中对列方程解应用题这类题目失分较多,教师在讲评时,要评学生所设未知数是否恰当,方程列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而对于学生在解方程中出现的错误,只需略加指点。另外由于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往往分散在试卷各题中,这时如果按照试卷题号逐个依次讲评,学生不欢迎,效果也不佳。因此教师应按试卷的考查知识点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适当进行归类讲评,重点找出错误之关键,对症下药。
3、启发
讲评是考试的继续,通过讲评,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学习题的“教学功能”和“发展功能”。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地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方法。因为启发性,不但要体现在新课知识的教学中,而且也应充分体现在考试后的评析中。对有创见的解题方法,尤要加以肯定、表扬。所以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可以消除学生被动受审的心理,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还可以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满足,提高自信心。
二、做好几个具体环节工作:
(一)做好统计,有的放矢
试卷统计、分析是试卷讲评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统计客观题的错误率,错误的根源,以及导致主观题失分的原因。教师应做好分析报告,为课堂讲评提供充足的证据。在这一环节中我对考试的成绩做总的介绍(包括试卷的难易程度、学生错误情况的简单分析以及和其它班优秀率、平均分、高分率的对比。)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原因有二:
1、我认为教师自己应该对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年级乃至全市的位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近阶段学习情况。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在后续教学中做到运筹帷幄,正确地帮助、指导学生的学习;
2、使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全市的位次,从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骄不躁、不气不馁,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个人自悟,查阅资料
数学试卷应在讲评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同时提出如下问题:这个问题与教材中的哪个问题有联系?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解法(一题多解)?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这个问题是怎么想到的?用这个问题的解法可否解决其他问题(一法多用)?这个问题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实践,培养了问题意识及自学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互相讨论,相互促进
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学习,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勇于提出自己困惑的地方,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热情解答同学的疑问,让课堂上有更多学生自己的声音。主动探讨问题,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加速完成认识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打开学生思路的手段。为了便于讨论,提高效果,教师可以事先将不同程度的学生搭配,通过启发、点拨、反问、引导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寻找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老师点评,提高能力
试卷讲评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总的说来,老师点评试卷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抓“通病”与典型错误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剖析错误是试卷讲评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把学生试卷中的错误归纳、概括,找到通病和典型错误,找准其思维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辨析,找准错因、错源,探究正确思路,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其思维的严密性、批判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得到最有效的加固。
2、抓“通法”与典型思路
在开拓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时,要抓住“通法”与典型思路。通法是指常规解法,典型思路是指常规法中机智、简捷的解题思路。抓通法,以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公式、法则的运用;抓典型思路,以开启智慧大门,使能力得以升华。
3、讲评可采用不同的课堂形式
无论哪种形式,学生能够讲得出的让学生自己讲,老师不能包办代替。要求学生讲的,一定要用书面语言和数学术语。讲解问题要简洁、正确、思路清晰。从卷面上反映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题讲座。
4、课堂上讲评的内容应具有普遍性
一般情况下,错误率大于0.5的题目,教师应认真分析,课堂上由教师自己讲评,错误 率低于0.5的题目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作个别指导。
五、归纳总结,升华认知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是一个由薄变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看出了来龙去脉,抓住了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弄清楚究竟增添了什么新内容、新方法。经过这样消化后的东西,就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
总之,数学试卷的讲评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评在学生认知的不平衡点上,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试卷讲评课应多注入人文思想,优化教育思想,探索出教学模式的新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展示数学美,吸引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的数学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学数学新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
2. 高玉祥等编著,《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卫东.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任务驱动教学.中学数学教育 2004(2)
4.郭海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构建.中学数学教育 2003(3)
5.贺怀春。浅谈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3)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word全章学案
沪科版数学九下《第27章投影与视图综合小结》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第2章《有理数》word全章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5.5《函数的初步认识》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5.3《代数式的值》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复习课
沪科版数学九下第二十七章《投影与视图》ppt复习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下28.2《等可能情况下的概率计算》ppt课件1
2016春沪科版数学九下24.1《旋转》(第3课时)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5.4《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1.4《线段的比较与作法》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6.2《同类项》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5.2《代数式》word学案
2016春沪科版数学九下24.1《旋转》(第2课时)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下第26章《圆综合小结》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九下《第26章圆综合小结》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6.1《单项式与多项式》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3.3《有理数的乘方》word学案2
2016春沪科版数学九下24.1《旋转》(第4课时)ppt课件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4.1《普查和抽样调查》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1.3《线段、射线和直线》word(第1课时)学案
青岛版七年级上《有理数的乘方》WORD版导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word全章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3.3《有理数的乘方》word学案1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2.3《相反数与绝对值》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5.1《用字母表示数》word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word学案1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1.3《线段、射线和直线》word(第2课时)学案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七上2.2《数轴》word(第1课时)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