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教学片段:
出示例题:两人一共买了46枝铅笔,平均每人买多少枝?
1、教学口算方法:
指名列式:462
师:结果是多少呢?借助小棒分一分
生独立操作,指名交流分的过程及结果:
(1)先分整捆的,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零散的,每人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2)402=20(枝)
62=3(枝)
20+3=26(枝)
2、教学用竖式计算:
生独立自学书本上竖式的书写方法:
小组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操作,使学生明确算理,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笔算的方法。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格式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的适当讲解是必要的。在讲解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能计算的部分算出来,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知识点归纳
用数学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苹果
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对称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欣赏与设计》教学片断
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归纳
比长短、高矮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知识点归纳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整册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走进乡村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设计资料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一)》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铅笔有多长
二年级上册《除法》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数一数 教学设计资料
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考试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角》教学片断
一年级下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小调查》教学片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铅笔有多长2
10以内加减法 数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购物》知识点归纳
8、7、6加几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