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要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而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时,我是这样让学生来探究算法。
案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师:522等于几呢?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试做
师:你是怎样做的呢?(请学生上黑板做)
生:板书:
(1) (2) (3) (4) (5) (6)
师:你觉得哪些肯定是错的?
生1:(1)肯定是错的,因为5-4=1,而他没写,就变成5-4=0了,
生2:(4)肯定是错的,余数10大于除数2了,所以也是错的,
生3:(5)从格式上来看也肯定是错的,
生4:(2)个位上二三得六,而他写了12,所以也肯定是错的。
师:这样就剩下(3)和(6)了,那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生1:52个位上是2,一二得二,所以(3)是对的
生2:算完十位后,将个位的2移下来,就是12,二六十二,所以(6)是对的。
师:那到底哪一个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验算不就可以了吗?
师:那我们就来算算看吧
生:开始验算
生:(6)是正确的
师:那到底为什么要怎样做?让我们请小棒来说一说吧!
师:谁能上来摆一摆,该怎样摆呢?
生:先摆52,就是5个十,2个一
师:怎样分呢?
生:应先将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分完后还多了一个十。(上黑板分一分)
师:这个分得过程在竖式中应如何表示呢?请你在草稿本上试着写一写
(交流)
师:接下来应怎样分呢?
生1:先分10根,每人5根,再分2根,每人1根,合起来就是26根。
生2:10根先和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合起来就是26根。
师:你觉得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生:第二种,因为它比较快
师:那在竖式中又应如何表示这合起来的12根呢?
生:5-4=1,1写在十位表示1个十,再把2移下来,就是12 。(在草稿本上写)
师:如何表示每份的6根呢?
122=6,个位上写6,二六十二,12-12=0(在草稿本上写)
师:现在你再来判断一下,谁是正确的?
(6)是正确的
师:那你来猜测一下,(3)为什么会错呢?他是怎样想的?
生:个位上看成22=1,把余下的10根给忘了。
师:所以同学们以后在做时,千万别忘了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合起来再分。
评析:
本课先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图意,列算式,再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选取学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做法,在黑板上一一罗列出来,再让学生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来判断,这样,很自然的就去除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的竖式,最后就剩下两个比较有争议的,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已有的旧知,同时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用小棒来分一分,边分边列算式,这样就使一个比较枯燥的竖式计算,变的比较的形象,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正确的竖式,学生在理解上也比较容易,接着再来看剩下的两个竖式,不仅进一步强调了竖式的正确书写方式,同时又再次提醒学生应注意的地方,小心犯同样的错误。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指数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角的平分线定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2016年寒假数学日记400字精选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同类项及其合并
中考数学考点:单项式与多项式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统计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劳技2015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寒假生活数学日记
2016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大全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算术平方根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整式和分式
2016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年级寒假接力棒指导答案(数学)
小学二年级寒假数学日记2016年精选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布置安排
小学二年级2016年寒假数学日记
小学2016年二年级寒假数学日记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