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这节课我主要带领学生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要求会读会写,还要会口算整千数的加减。
片段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其实整千数他们早就已经熟悉了。上课时,好多同学脸上一副早就会的表情。我就想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灵机一动在中间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找朋友,为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玩游戏时情绪高涨,但是我设计的这个游戏只是局限于两个小朋友间的互动(我让一个学生举着一千的牌子,然后让他在坐着的小朋友中找一千的朋友)。这样设计游戏并没有使全班充分活动起来,因为课堂应是有生气、有活力的课堂,而我忽视了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课后,我在重新反思这个游戏。我觉得应该设计得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这样就能使整个课堂更加活泼、更加充满生气,那么学生的兴趣将更加浓烈。在另个班教学时,我把这个游戏参与的同学扩展到了全班,果然,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
片段二:
在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时,一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
师:1000+9000怎样算?
生:把1000看成1,9000看成9,9+1=10,再在10后面添上三个零就得到10000。
我没有肯定他这种做法是对的,而把他一步一步引到我预想中的答案。
一开始我也没发现我的错误。下课后做作业时,我听见这个孩子在对另一个孩子嘀咕:这样算也是可以的,速度很快,为什么不可以?我听了,想想他的话,是呀!这样算为什么不可以呢?新课程提倡学生课上畅所欲言,而我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却被我牵着鼻子走,我应该肯定他的答案而让其他的学生也畅所欲言,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那样做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在畅所欲言中学知识,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感到课堂应该充满学习气氛,充满生气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尽办法让课堂活起来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苏教版)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精编浙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整理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7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学期全年教学计划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2016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
16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知识点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6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暑假作业试卷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精编六年级小学生数学毕业暑假作业题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6,7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暑假作业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精编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知识点
青岛版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最新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练习试卷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上《角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2016年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试卷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