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这节课我主要带领学生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要求会读会写,还要会口算整千数的加减。
片段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其实整千数他们早就已经熟悉了。上课时,好多同学脸上一副早就会的表情。我就想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灵机一动在中间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找朋友,为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玩游戏时情绪高涨,但是我设计的这个游戏只是局限于两个小朋友间的互动(我让一个学生举着一千的牌子,然后让他在坐着的小朋友中找一千的朋友)。这样设计游戏并没有使全班充分活动起来,因为课堂应是有生气、有活力的课堂,而我忽视了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课后,我在重新反思这个游戏。我觉得应该设计得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这样就能使整个课堂更加活泼、更加充满生气,那么学生的兴趣将更加浓烈。在另个班教学时,我把这个游戏参与的同学扩展到了全班,果然,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
片段二:
在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时,一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
师:1000+9000怎样算?
生:把1000看成1,9000看成9,9+1=10,再在10后面添上三个零就得到10000。
我没有肯定他这种做法是对的,而把他一步一步引到我预想中的答案。
一开始我也没发现我的错误。下课后做作业时,我听见这个孩子在对另一个孩子嘀咕:这样算也是可以的,速度很快,为什么不可以?我听了,想想他的话,是呀!这样算为什么不可以呢?新课程提倡学生课上畅所欲言,而我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却被我牵着鼻子走,我应该肯定他的答案而让其他的学生也畅所欲言,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那样做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在畅所欲言中学知识,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感到课堂应该充满学习气氛,充满生气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尽办法让课堂活起来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二课时说课稿
西师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数学说课稿: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名师说课材料文稿范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与说明文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说课稿
优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街心广场》说课稿
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人教《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人教版数学第八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谁爬得快》说课稿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四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第八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苏教版
《数学广角》说课稿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说课稿
省小学数学说课一等奖《激情奥运》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精品说课稿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四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图形中的规律》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