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38
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上节课布置你们课余时间到商店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各是多重?谁来说一说?
二、实践操作
1、猜一猜
问:今天你们从家里带来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用什么办法知道苹果的重量?
出示课题:称一称。
2、动手实践
分组活动: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并且把数的个数填在表格里,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看。
学生活动,并填写结果。
交流汇报。
问:看着这写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3、估一估
⑴教师出示自己带来的苹果(略大),问:你们能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苹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为什么跟你的结论不太一样呢?
⑵讲述:都是1千克的苹果,但是大小不一样,所以个数就不一样,苹果大,个数就少,苹果小,个数就大。
4、称体重
⑴估一估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⑵出示书中的体重图。
指名说出这个小朋友的体重。
⑶小组活动称体重。
⑷班级交流。
讲述:除了称出自己的体重外,我们还有一种方法知道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阅读P38你知道吗?
各人比较自己的称得的体重与算出的体重有无差别,相差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5、小结:一般情况下,算出来的体重与称的体重是差不多的,但是也有人相差较大,如果你的体重比算出的体重重很多,那就说明你太胖了,要注意多吃蔬菜,多运动。如果你的体重比算出的体重轻很多,那就说明太瘦了,要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参加了称一称的活动,知道了不同的水果、蔬菜1千克大约各有多少个,还学会了称自己的体重和利用公式计算体重。课后把你学到的知识介绍给你的邻居和其他小朋友。
听《有余数的除法》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对“评价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诗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次美好的体验 ——参加金水区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感想
2018年高考数学易错点汇总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百日逆袭的技巧
颠覆后的又一次重生---2017-2018下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考后反思
观课]《统计表的初步认识》课堂记录
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方法总结
《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听课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孩子的审题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听《有余数除法》对教师评价语言的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追求与失落
经验活动记录 基于应用意识的《平均数》案例研究综述
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有感 学生做题有多粗心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心得体会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十年的变化》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毕业班教学这样做更有效
三年级数学听课反思 剥离“面”与“积”,学习面积
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书体会
教研随笔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我来谈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听课心得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课后观感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总结
高三考生,数学要怎样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