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资源,离课堂很近(《称一称》案例)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资...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资源,离课堂很近(《称一称》案例)

2015-12-10 收藏

【案例描述】

《称一称》是苏教版第五册《千克和克》单元的实践活动课。称1千克水果(蔬菜)大约各有多少,体验1千克有多重①,是这节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我在与学生一起处理完各种蔬菜水果后,只见刘沁语的小手还高高地举着:刘沁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刘沁语说:老师,我还有一袋白枣呢!闪电般的犹豫之后,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境:

师:谁愿意来掂一掂它有多重?

生1:大约400克。

生2:大约重500克。

生3:大约300克!

师:到底有多重呢?刘沁语,你能告诉大家这些白枣的重量吗?

刘沁语非常自信地站起来:我带的白枣的重量是1千克!

师:是你自己称的吗?

刘沁语:不是,是我奶奶称的。她用家里的挂钩秤称的。

师:哦,那这重量是奶奶告诉你的?(生点点头)你能自己来称一称吗?

刘沁语把白枣放进台秤,只听惊呼一声:呀,是500克!少了!

课堂一阵静默

老师,我知道怎么回事了!刘沁语激动的话语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片刻,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于是,我点头示意:你继续

刘沁语:我奶奶称的是1斤。我们生活中的1斤,其实就是500克,所以我应该带两个这么多,才是1千克,也就是1000克。

生1:我们平时说的买1斤菜,就是500克菜。也就是1斤=500克。

生2:我还想到了,1斤就是500克,两个500克是1千克,所以2斤才是1千克,1千克就是2斤。

生3:我知道了千克和克是重量单位,斤也是重量单位!

【案例反思】

1、 直面课堂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个孩子踏入校门时,都带着他过去生活的印记:他的经验、情感、兴趣。 斤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和爸爸妈妈去菜场,去水果摊位等,都能获得这样的经验。这些经验本身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并无优劣之分如果我们善于将之作为教学的起点,新知识的延伸,就可以开辟出广阔的天地。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一个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随时随地进行着积极的思考。类似案例中的突发问题,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老师,我还有发现、我还想到了、这时,我们或许为追求课堂完美而宛转(或生硬)地放到课后解决,言外之意,别乱插嘴;或许我们会尊重学情打破常规,敢于面对,就船下篙。前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性,毁灭了创造发明的火花;后者敢于面对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他们在课堂情境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让新知识与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相互融合,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促进学生新经验的增长,还课堂教学一个真实的面目。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面对意外,不是固守预设,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直面课堂的生成,并适度放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你看,学生七嘴八舌地竞猜,滔滔不绝地交流所思所想,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教师直面课堂生成资源的最大成功。

2、开发课堂资源,促生新知识点

教师具有了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还需能抓住契机,为我所用,突破单一的教材局限,促使教学空间的拓展,使枯燥的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引发学生探索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效益和发展。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面对这个突发事件,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整预设。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究者、研究者的角度,让学生在掂一掂、称一称等环节中,产生系统的种种信息,促使生成新的知识点斤的形成。学生在掂、称、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现了千克、克、斤之间的关系,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思考与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一袋白枣促生了千克、克与斤之间的知识点。它之所以能激活课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无疑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产生了观念的碰撞,拓展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教师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也充分挖掘了蕴涵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

回顾这一教学过程,让我有所感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都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整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资源,离我们很近,开发利用好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PS:希望即便我们的孩子们离开了学校,那探索的火苗还能继续熊熊燃烧!

注:① 斤这一重量单位及其后续,都仅是这个课堂的一个意外收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