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第四单元加和减第2课时)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第四单元加和减第2课时)

2015-12-10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

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学生自我探索算法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谈话:欢迎小朋友们再次光临玩具柜。上一次我们在这里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825=

4425=

4438=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你能口算出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小组里相互交流。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3、再次交流,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算法。

4、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5、讨论小结:第一道算式相减时不需要退位,第二和第三道算式相减时需要退位。

6、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小朋友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题目吗?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再做第2组。同上

再做第3组。看学生掌握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说说这几题之间有何联系。

做完其余题目。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用什么方法算。

填表并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口算出得数,再让学生说说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估计得数,再口算出得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分组交流,最后用算算来检查。

7、想想做做第7题。

帮助学生审清题意。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开动了脑筋,学到了很多本领,表现真不

错。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7题。

自编一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先算个位上的数的相减,再算十位上的数的相减。

3825=13(元)

4425=19(元)

4438=6(元)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类推出一千几百减几百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本课仍旧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来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因为有了学生原先的口算经验,学生主动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有一定基础的,并且刚刚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相似性进行迁移,并在多种算法中得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当然,对于学生而言,退位减的口算还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已经熟悉了例题中的场景,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直接从图中选出两件玩具并求出它们的接个相差多少元,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列出的算式分别进行口算。通过组织交流,学生能够思考并选择出比较合理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来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在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再通过不需要退位和需要退位这两种情况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

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引导他们比较退位与不退位,能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判断,区分出他们的异同,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基于学生们昨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估算方面跟昨天的学习比较类似,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能估算出,而且还能选择比较好的估算方法,我让他们比较同一组的两题或三题在计算时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很快的说到了这节课的重点,整节课很轻松的解决了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练习中不断的巩固,使学生掌握的更加好。

听课随感:

今天听了小顾老师上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上课整体效果还不错,主要原因是:学生一头有了昨天知识的铺垫,学生能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所以比较顺利;教师一头,有了几节课的上课经验,小顾老师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成长,累积了一点教学经验。上完课后,和小顾老师交流了这节课的一些想法,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刻提醒一些不认真的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教师要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明确知识的正误。如果要进行课堂的总结,这时候要把机会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补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