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一定的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线段图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灵活运用线段图理解较复杂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新知
你能看图编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1) 24米
?
(2)
14kg ?千克
1、出示:养牛场有黄牛25头, ,黄牛和奶牛一共有几头?
(1)补充条件(注意相关性)
①奶牛有( )头
②奶牛的头数是黄牛的( )倍
③黄牛的头数是奶牛的( )倍
④奶牛比黄牛多( )头
⑤奶牛比黄牛少( )头
(2)画线段图,列式计算
指出:线段的适当长度
(3)突出:奶牛比黄牛多( 7 )头
奶牛比黄牛少( 10 )头
2、想想做做第6题
说一说题中的信息,
独立列式解答,交流算法
二、拓展深化
1、停车场有轿车37辆,比面包车多9辆,停车场一共有多少辆轿车和面包车?
(1)引导:轿车和面包车谁多谁少?
(2)独立画线段图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2、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邮票41张,哥哥比弟弟多5张,两个人各有多少张邮票?
(1)学习画线段图,观察了解各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画线段图:(线段图略)
(3)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全班交流理解
解一:41+5=46 哥:462=23 弟:23-5=18
解二:41-5=36 弟:362=18 哥:18+5=23
5、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邮票26张,若哥哥给弟弟3张,则两人的邮票一样多,两人各有几张邮票?
(1)提问:谁的邮票多?多几张?
(2)讨论理解:哥哥比弟弟多6张邮票
(3)实物演示,帮助理解哥哥比弟弟多6张邮票
(4)小组共同完成画线段图,列式计算,交流思路
(5)全班交流
三、课堂延伸
妈妈: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小芳:你比我大27岁。提问:你知道妈妈和小芳
各多少岁吗?
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三、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7、8、9题。
板书设计: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养牛场有黄牛25头, ,黄牛和奶牛一共有几头?
①奶牛比黄牛多7头 ②奶牛比黄牛少10头
25头
黄牛 黄牛
多7头 ?头 10头 ?头
奶牛 奶牛
25+7=32(头) 25-10=15(头)
25+32=57(头) 25+15=40(头)
课前思考:
本课是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第2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练习题的编排主要分成两类,第一类,通过直观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巩固在例题中初步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放方法,第二类是通过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外,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提高,还安排了一些补充题。
课后反思: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能力,能很快地根据已知条件想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然后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学生中出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总会将中间的问题当成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题目文字叙述越多,这种遗漏的现象就越多。实际上,细细分析,学生都会处理。就连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也能随着老师的分析有很清晰的思路。但是,做题缺乏耐心导致学生就这样做题草草了事。这种粗心的现象还出现在看图计算中,很多学生就只数了多的一段,总把单位1的那份忘了,因此这样的错误给学生前进的道路有很大的阻碍。
课后反思:
这本分内容可以说是对上一节课的巩固,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这种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和讲解,学生对此类方法已然不陌生,同时也使学生养了在计算类似题目时,先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求解。在整个的本堂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能明确方法,运用方法独立整理数据成图,并根据线段图解决诸多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练习中帮学生巩固一下用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两步计算的能力,所以大部分题目我是让他们自己来分析的,再引导,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解题思路,在解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谁比谁多或少,没有从实际情况去分析,看到多就写加,少就写减。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课后反思:
在昨天的回家作业中,发现学生对画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得还不是很好,感觉原本会的题目,一画线段就混淆了,特别是有关倍的问题,他们总是搞不清楚。今天这堂课继续学习画线段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总有点疑惑,不明白为什么教材突然安排了这个教学内容。后面的学习中,并不要求学生都画线段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完了这个内容,可能还没完全理解就不再用这种方法了,我只能想是在为以后解决更难的实际问题作铺垫。通过交流,我发现学生同样有疑问:我们学这种方法有什么用?在今天的课堂上,当学生试图画线段解决教材最后一道思考题时,一位学生脱口而出:原来这个线段真的有用的!听了之后我很高兴,学生终于能体会到画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了。相信今后在解决更难的实际问题时,孩子们会越发觉得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很有用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高一年级暑假数学作业练习题
数学期末诊断性试题
2016年初一数学寒假综合练习题作业
1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国标本)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
七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年
下沙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5
浙教版初一年级寒假数学作业答案
七年级寒假数学作业测试题精编
高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综合试题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
高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要求(过程)
庞加莱:这个数学家就是传说中的别人的孩子
欧拉:一件因星星而起的事情
数学期末考试卷(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
2016年高二寒假数学作业练习题
13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13年秋学期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1
精编高一数学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3)
2016年八年级暑假数学作业设计
13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1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12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13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12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1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