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0和任何...

《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2015-12-09 收藏

《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6页例4、第67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得道理,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策略及说明
一、复习导入

集体听算,重温规律:

9+0= 872-0=100+0= 3407-0=
学生思考:一个数与0相加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出示PPT幻灯片一、二,导入课题,为学生学习“0乘一个数”作铺垫

二、出示情境,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观察主题图,通过故事情景,引出规律。PPT出示课本第66页主题图。师:①今天是小猴子星星的生日,它请来了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品尝新鲜的大桃子。

②小伙伴们吃得兴高采烈,很快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就被吃光了。

③每个小伙伴盘子里的桃子都吃没了,数学上可以怎样表示?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观看情境图,想一想怎么列式计算。(先用加法计算,后改写成乘法计算)

分别呈现情境图,出示幻灯片三、四,激发兴趣,引出问题。

2、提问:想一想,用加法怎么列式计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

板书:0+0+0+0+0+0+0=00×7=0 7×0=0想一想:0×3= 9×0= 0×0=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们想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吗?

①学生列式

②观察算式:0×3= 9×0=0×0=发现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由幻灯片三、四自然导出幻灯片五,借助已有的知道经验,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深刻体会到0×7表示0+0+0+0+0+0+0。出示幻灯片五、六,组织学生讨论。通过交流探究,交流体验,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得出结论,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3、练习“做一做”中的四组题。

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比演练

组织学生对比,加深印象,使他们对“0的运算”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三、引出情境,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呈现例5的主题图。(电子白板显示)

教师提问:你能先估算积大约是多少吗?让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学生独立列式后再估算,然后独立计算后进行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讨论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出示幻灯片七,进行新课教学,此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渗透了坚持有益运动的德育教育。

引导说出计算方法,教师巡视。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算法一:604×8≈4800

算法二: 600 ×8=48004×8=32

4800+32=4832算法二:竖式计算 请学生帮助完成竖式计算过程。 6 0 4 × 8 4 8 3 2师生共同完成笔算过程,指出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再次提问强调:因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么乘?师:看黑板上的竖式,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生1:604×8≈4800

生2:把604分成600和4,分别与8相乘后,再相加,得4832。

生3:我是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

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为中间有0的三位数都是接近整百的数,为运用估算提供了良好机会。提高了笔算的正确率,逐步培养学生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出示幻灯片八,引出“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重点研讨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不仅要知道0和任何数下乘都得0,还得把从个位向十位进位的数加上。三种算法的出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根据师生讨论由学生说出:在计算中,不仅要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还得把从个位向十位进位的数加上。教师顺势写出顺口溜:“0在中间有注意,加上进位莫忘记。”列竖式计算时,组织思考:

十位上写几

生1:圈出0和8,提醒大家十位上的0起了占位的作用,这个0也要和8相乘。

生2:圈出从个位向十位进位数“3”,提醒大家不要漏掉个位赂十位进来的“3”

在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意见,归纳总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去乘。学生在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悟了算理,激发了学习兴趣,自主攻破了难点。

四、

巩固

练习、

拓展延伸

(1)课本第67页“做一做”中的第一题。

(2)小博士出的思考题:猜一猜,205×4和502×4两道算式中,积的哪些数位上是0?为什么?(3)比较下面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并计算出结果。 1 0 2 1 0 8 1 0 9

× 3 × 4 × 3

学生板演算。

一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订正。师生共同分析比较,理解因数中间有0的算法。

1、出示幻灯片九,深化理解,对比分析,学生演练。通过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分析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何计算。

2、出示图片十,巩固练习,提升认识,掌握多位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的特点,提升学生动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回忆所学知识。

出示幻灯片十一,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达到巩固、升华,学以致用的目标,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六、课后作业练习十四1—4独立完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