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9
收藏
教学背景
1.爱德华是美国加州具有7年教龄、非洲裔的初中数学和科学教师。他对数学教学的信念是,教师必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作为教师,重要的是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他还相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应会的数学和科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2.学生情况:八年级,全班共29名学生(16男13女),其中有2个白种人,12个拉丁裔人,13个非洲裔人,2个亚裔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占25%以上。3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于平均水平,2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低于平均水平。
3.教学内容:未知数和简单方程。授课时间:60分钟。
课 例
爱德华老师首先告诉学生此课的目的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复习一下预备知识,新课的内容是未知数和简单方程,我们还要阐述方程的解法和验算方程的解。
1.复习预备知识。
(1)爱德华老师的课从复习新课的预备知识(POD)开始:学生在已有格式的纸上大约用了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下列练习题。
①求值:3y-13,当y=7时。
②求值:7w+4-w,当w=2时。
③写出代数式:比20小的数。
爱德华老师先选择3个学生在黑板上回答问题,然后让其他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不同的答案,爱德华老师接着解释为什么有的是正确的答案,为什么其他的是错误答案。他让学生们特别观察POD的第1、2题,并特别解释求值与代入未知数的关系以导入新课的内容。
2 .教授新课。
爱德华老师开始今天的新课内容。他特别强调要每个学生拿出数学笔记本来记录今天的学习内容,并确认都准备好了。
(1)
设立框架打基础。
a.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爱德华老师先让学生表达“什么是等式”后,用专门用于教学的计算机投影(聪明小白板)给出了等式的正式定义,即等式是用等号连接的数学表达式。他还要求学生能够举出数学表达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以便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概念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还让学生与邻座互相讨论,相互阐述等式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的例子,然后随机选择学生在全班进行阐述。例如,一组学生给出表达等式,并举出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例子:杰夫需要$38来购买自己需要的电子软件,他利用周末帮助邻居清除院子里的杂草。如果杰夫已有$3,清除杂草1小时可得$5,那么杰夫将工作几小时,才能有$38?
b.用实物建模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思维,懂得概念。当学生对直观等式的概念有了明确的理解后,爱德华老师立即用代数等式将一般等式予以升华。他举出这样的等式例子:9+2=11,x+7=37,a+(-3)=2a+5,并用代数天平秤(图2)来阐述代数等式的特点:开放等式(含未知数的等式)和两边相等,同时用3种代数式来说明代数式的特点。
爱德华老师指出天平秤的中杆相当于等式的等号,红盘子里的砝码代表正数,黄盘子里的砝码代表负数。爱德华老师用不同重量的小砝码来演示代数等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们能直观地感受代数式的意义。
●3+4是否等于5?爱德华老师将3个小砝码放入左边的红盘子里,又将4个小砝码放入左边的红盘子里,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他将5个小砝码放入右边的红盘子里,天平秤是平衡还是不平衡?(学生小声地议论,有的说平衡,有的说不平衡。)这时,爱德华老师在右边的红盘子里放入5个小砝码,学生们从数学天平秤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天平秤不平衡。爱德华老师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平衡:因为左边是7而右边是5,其数学解释是:7≠5。
●(-2)+5是否等于-3?爱德华老师将2个小砝码放入左边的黄盘子里,再将5个小砝码放入左边的红盘子里,他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将3个小砝码放入右边的黄盘子里,天平秤是平衡还是不平衡?在学生们议论后,爱德华老师在右边的黄盘子里放入3个小砝码,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天平秤不平衡。爱德华老师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平衡:因为左边是3而右边是-3,其数学解释是:3≠-3。
●(-7)+2是否等于-5?爱德华老师用上述方式引导学生先设想,然后议论,再直观感受天平秤是否平衡,最后爱德华老师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平衡。
c.建立抽象思维,用实物建模来验证抽象思维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练习巩固。当学生对等式有了直观的理解后,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们建立对代数式的抽象理解,爱德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下列题目并移开代数天平秤,要求学生用对应的代数天平秤对这些等式的正误作出判断。
①9-7=3
②4×5=20
③3(-5)+4=11
京教版七上2.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0.6《反比例函数》ppt复习课件
京教版数学七下《运用公式法》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2《角平分线》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负数的引入》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七下《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七下《观察物体》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1.5《应用举例》(航海问题)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2.2《过三点的圆》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5《一元一次方程》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2.1《圆的有关概念》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6《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工程问题》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1.1《锐角三角函数》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4《等式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8《有理数的除法》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3.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1《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1.5《应用举例》(坡度、坡角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2.5《有理数的减法》word学案
京教版数学七下《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9《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3.3《等式与方程》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4《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知识》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2.3《相反数和绝对值》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