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ca=cb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a(b).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 解:解出所列方程.
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物体分类(2)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前后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认识物体(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物体分类(3)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几十加几十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10的认识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数一数(2)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数一数(1)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比较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十几减几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年级数学质量监控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你说我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2012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分类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小芳的上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物体分类(1)
青岛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左右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10的加减法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加法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试题(不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