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收藏
在中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数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几何,另一部分是代数。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映射
(1)映射: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
2、函数
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2求函数定义域的两个难点问题
(1) 已知f(x)的定义域是[-2,5],求f(2x+3)的定义域。
(2) 已知f(2x-1)的定义域是[-1,3],求f()x的定义域
三、函数的值域
1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 ②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
③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的取值范围;适合分母为二次且xR的分式;
④分离常数:适合分子分母皆为一次式(x有范围限制时要画图); ⑤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⑥图象法:二次函数必画草图求其
四.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y=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y=f(x)为奇
函数。 2.性质:
①y=f(x)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y=f(x)是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