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优点:
1从生活情境入手,联系生活
2能够运用题组,口算比较多
缺点:
1学生活动组织不好
改进:让学生好好想,问题要提的好,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让学生好好说,注意学生的表达
让学生好好做,书上习题课上解决,要有一定量的笔头练习
2环节组织不太好
改进:(1)课题尽量不要课前写,提问要有变化,有限制
(2)引导作用体现不出,先让学生做,每个人都要留下痕迹
(3)提问有序,根据学生认识规律,有逻辑顺序
(4)算法多样化后优化算法,给薄弱的学生提供最基础的方法
(5)练习时控制时间,让学生有紧张感
(6)重视课堂组织管理,评讲时,全体停下来
(7)做大量题巩固,形成技能
今后备课方向:
备课时研究例题的前后联系,研究练习题怎么做,形成初步框架,参考教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能够引发学生思维。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小小设计师》重难点突破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小小设计师》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第5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9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第1课时)
《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5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第2课时)
《混合运算》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6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4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8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1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8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