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

2015-12-04 收藏

ax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5册第49页-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

3、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和两圈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 两个6时:同学们会看钟表了,下面这个钟面表示几时?

(6时)。这时你一般在干什么?怎么会有的同学在吃晚饭,而有的同学才刚起床?(因为一个是早上6时,一个是晚上6时),看来一天中有两个6时。

2、两个7时:现在钟面上是几时?同上。

说明一天中有两个7时。

3、发散与设疑

一天中还有2个几时呢?

也就是说一天中钟面上所有的时刻都会出现2次,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来回忆完整的一天。

二、明确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转2圈

1、你们知道1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比如今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的1天是从夜里12时开始的,夜里12时既是昨天的结束,又是今天的开始,1天就从这里开始了。

2、时针转第一圈

(课件出示钟,时针指向12时),这就是夜里12时,这时我们正在睡觉,时间慢慢过去,我们要起床上学,上午上完了三节课,要吃午饭了,这时就到了什么时候?(中午12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走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时?(12个小时),这时,一天结束了吗?(没有)对呀,太阳正挂在头顶上,才过去了一天中的一半。

3、时针转第二圈

继续看屏幕,时针继续走着,上完了下午三节课同学就放学回家了,回到家吃饭写作业,又要睡觉了,睡呀、睡呀,就到了半夜12时,这时一天才结束了。如果再走(就是明天了)。对呀,这个半夜12时既是今天一天的结束,又是明天一天的开始。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时针又转了几圈?

4、解疑

(1)、完整叙述24小时与2圈

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完整的一天,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再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在这一天里,一共经过了几小时、时针转了几圈呢?

(2)、呼应

刚上课时同学们都认为钟面上所有的时刻会出现2次,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一天共有24个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第一圈从数字12-12,第2圈又从数字12-12,就出现了两圈一模一样的时间)。

三、记时法的产生

1、设疑

(教师出示钟面图)如果我说一个6时,你知道是哪个6时吗?对,仅仅说几时,是很难区分的,那怎样表达才能分清它们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交流: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1:可以给它们增加一些时间名词,如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师:这样行吗?我们以这个6时为例说说看。

生2:也可以把下午1时-12时改成12时-24时。

师:(黑板上出示钟面)下午1时改写成13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又一个小时,所以是13时。

师:表扬!对下午1时是时针走了12小时后又走了1小时,所以是13时,那下午2时改成几时呢?

晚上7时呢?你是怎么想的?(依次数数)

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生:只要在一圈12时上再加上7就可以了。

师:这个办法真棒!那晚上10时呢?晚上12时呢?除了这几个,其余的时间你会算吗?都只要怎么算?

生:都只要用12加上几就可以了。

师:改好了第二圈的时间,第一圈的时间要不要改?

半夜12时也可以称作今天的0时。(板书:0时)

师:同学们真厉害,想到了从0时排到24时来表示(出示024时卡片)

4、命名: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几种记录时间的方法?分别怎样记录的?一种是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下午等词语来区分,另一种干脆从0时排到24时,这样也没有重复。

你们可以给这两种记时法起个名字吗?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平时常用的叫普通记时法,把从0到24时表示的记时法叫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记时法)

四、记时法的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看图,分别用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来说说、写写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反馈:师黑板上板书两种记时法。

(2)举例,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24时记时法?

(3)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师黑板上板书题2中的两种记时法。

2、区分和互换

(1)区分:这两种记时法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互换: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校对。

五、全课总结

你准备如何向爸爸妈妈汇报今天所学的知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