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简单的时间计算(三)
教学内容: P54第4题以及补充。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24时记时法,会计算一天之外的经过时间。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一辆汽车9:10从无锡开往安徽,下午2:00到达,途中运行了几小时?
学生独立练习,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计算经过时间,只要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
设问:如果这辆汽车20:00从无锡出发开往北京,要在第二天10:00到达,这辆车在途中共运行几小时?
二、探索方法:
(一)、经过时间跨2天的。
1、师:你会解答吗?独立思考,不会的可以同桌商量,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第一种方法:涉及到两天,按两段计算,先算今天的,24-20=4(小时),再算明天的,10-0=10(小时),最后再把两段时间加起来,4+10=14(小时)。
第二种方法:24+10-20=14(小时)
2、同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来看:
(练一练)
小星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几小时?
一封信昨天17:00从邮箱取出,到今天7:00到达目的地,这封信经过了多少小时到达目的地?
一列火车晚上8时从上海开出,第二天下午5时到达北京,路上行了几小时?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评讲,每题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二)经过时间是2天以上的。
例:10月1日长假,小明出去游玩,10月5日下午3时出发,到10月7日晚上8时回家,请同学们算一算,小明在外面多少小时?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你们是怎么想的?
10月5日:下午3时=15时 24-15=9(小时)
10月6日:24小时
10月7日:晚上10时=22时,22-0=22(小时)
9+24+22=55(小时)
答:老师在外面55小时。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求经过时间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计算?(计算一天之外的经过时间,我们可以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来计算)
四、课内练习:
1、叔叔晚上11时上班,第二天早上7时下班,他工作了多少小时?
2、一艘轮船从晚上10时起航,到第二天下午3时到港,共航行了几个小时?
3、小刚和妈妈去旅游,10月1日晚上7:00出发,10月4日下午3:00到家,他们共在外多长时间?
思考题: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上6:40起床,他一共睡了几小时?
苏科版八上勾股定理的应用(3)课件
苏科版八上1.2轴对称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菱形的条件课件
苏科版八上正方形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二)课件
苏科版八上2.3算术平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行四边形复习(一)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1)课件
苏科版八上1.6梯形中常见辅助线课件
苏科版八上2.5实数(2)课件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原创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菱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上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三)课件
苏科版八上1.6等腰梯形的对称性课件
苏科版八上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二)课件
苏科版八上2.5实数(1)课件
苏科版八上勾股定理的应用(1)课件
苏科版八上5.3一次函数的图象(2)课件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
苏科版八上4.3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验证课件
苏科版八上实数复习课件(1)
苏科版八上函数的概念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
苏科版八上勾股定理的应用(2)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矩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1.3设计轴对称图案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