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第一课时)

2015-12-04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24时记时法,并会正确运用记时法来记时。

【教学准备】

设计课件,并给学生准备一张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一只实物钟)提问:现在是上午几点?我们在干什么?

2、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3、出示一组图片(上课、脱衣服,钟面都指向8:00)让学生回答是几时,并根据回答,课件出示上午8时、晚上8时(让学生感知要加时间状语)

再出示12:00一组图片(吃午饭、睡觉),通过回答加深感知时间状语。然后分别出示上午9:30和下午2:30的图片,让学生回答。

4、提问:一天结束了,那么一天有多少小时呢?有几个8时?几个12时呢?我们刚刚是怎么来区分的?学有一种直接用不同的数字来区分两个8时,两个12时的方法,你们想不想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记时法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那么,24记时法是如何来表示时间的呢?

2、出示FLASH。

3、时针指向12:00,现在是一天的开始,你觉得用几时来表示这个时间呢?(0时)

4、时针继续走,停在8:00。现在是几时?

5、停在12:00。现在是几时?时针走了几圈?那么这一圈的时间如何来表示?(指出第一圈的时间就是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字。)

6、问:第一圈从几时到几时?

7、问:第二个1时,如何表示呢?为什么是13时?你怎么想的?前面时针已经走了几格,现在又走了几格?那么第二个2:00呢?第二个6时呢?(课件上出示相应的时间彩条。)

8、问:第二圈是从几时到几时?24时是今天的结束也是明天的开始0:00。

9、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8:00、12:00、20:00、24:00。

10、出示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即前面所出现的所有时刻)

讨论:这两种记时法里有几个其实表示的是同一个时间,你能把他们的另一半找出来吗?

11、根据学生的回答,配对。

问:那么上午9:30和下午2:30怎么没找到他们的朋友呢?谁能来帮助它一下呢?

12、互化练习:

先讨论方法,再指名回答。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00 中午12:00 下午2:30 晚上9:50

用以前学的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8:00 12:10 15:40 24:00

三、练习:

1、在日常生活中,两种记时法各有用处,想想,你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记时法。学生回答。

播放节目预报。

我们也来做一次小小播音员。

要求:先完成两种记时法的互化,然后,在下面自己轻轻的读一遍。

完成后,各请男、女生一名,分别用两种记时法来播报节目。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24时记时法。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身边的24时记时法。

(1)(出示想想做做2)问: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下午几时几分结束?如果我下午1:30去银行存款可以吗?

(2)接着车牌我们来看看这张车牌。(想想做做3)

第一班车是几点发车?最后一班车呢?

我要去参加同学聚会,晚上9:00结束,能赶上这班车吗?为什么?

(3)现在爸爸、妈妈都有私家车了,我们坐在车里一定看到过这种交通标志吧。这张是什么标志。(禁行标志)(想想做做4)

问: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这段路禁止小汽车通行?

(4)最后来看看这张火车票。(想想做做5)

你认为下午几时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

3、你们真聪明,小闹钟不服气,要来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第一关抢答比赛,看谁回答的最快、最准确。(想想做做1)

第二关画时针。(想想做做6)

最后一关。看着钟面,想想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想想做做8)

四、拓展

你知道吗?在钟还没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来记时的呢?(课件)

五、板书:

24时记时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