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材简析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材简析

2015-12-04 收藏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49~52页着重教学24时记时法及它与昔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第53~55页联系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页是一次实践活动。

在本单元中,安排了两则你知道吗。其中第一则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第二则以北京时间早上7时为例介绍了世界几个知名城市的地方时间,让学生初步知道时差。

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材编写特点。

这部分教材分成三段。

(1)联系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例题先出现摘录的一段电视节目时间,从学生喜欢的六一剧场的开始时间切入,让学生讨论怎么会有14:00呢,引入了24时记时法。想想做做中有学习和体育活动的时间、银行的营业时间、公共:汽车站牌上标注的服务时间、交通标志上的起止时间、火车票上的开车时间、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等等,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生活内容都十分丰富。

(2)设计了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材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在学生已经知道一天里有两个8时、两个10时、两个12时等的基础上,例题首先利用连贯的三个钟面讲述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从左边到中间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0----12时,中间到右边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12----24时。右边的那个钟面上还完整地显示了一天中的024时。

例题接着利用线条上的0----24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8时、中午12时与晚上8时转换成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16:00和18:30改成用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3)扎实、灵活地安排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以练习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主。教材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使用12时记时法,因此第l题先把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记时法表示。教材同时注意到学生在许多场合会看到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所以第25题着重帮助学生看懂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并练习把这些时间改成用12时记时法表示。第8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钟面上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午夜。题目要求学生看钟面想一想可能是什么时间,会做什么事。这道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

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

(1)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2)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求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方法。

①在线段图上表示时间。

②把问题表示在线段图上

③引导学生看着线段图计算播放的时间。

(3)想想做做选择学生身边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题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周末的一天安排》分三段教学。

(1)引导学生观察小华的时间安排表。

(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3)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一天安排。

教材要求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时间表后,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看看各是怎样安排的。特别提出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相互启发,使一天的活动内容安排得更丰富、更充实,另一方面让学生相互评价,使一天的安排更合理、更科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