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评价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评价

2015-12-04 收藏

评价目标:

1、能否正确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基本特点,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问题。

3、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空间观念是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评价内容: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6= 682= 224= 500+700=

124= 213= 740= 1500-900=

633= 47+28= 85-26= 600+800=

36+34= 80-39= 482= 1300-500=

605= 56+16= 73-25= 400+900=

14+48= 72-27= 323= 1200-700=

二、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在图中画,并量出它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图略)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五边形 长方形

三、下列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在图中画,并量出它们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图略)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下图方格纸上每个图形的周长。(图略)

长方形 正方形 不规则图形

五、 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三角形(5、5、2) 平行四边形(3、4、3、4)

梯形(5、7、15、7) 正方形(8)

长方形(20、16) 不规则图形(5、5、10)

六、计算后填表。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

边长

周长

42厘米

18厘米

12分米

12米

6米

60厘米

七、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是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在一块16米,宽8米的长方形地的四周围上围栏,围栏的长是多少米?

3、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小红沿着篮球场的边跑了4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4、用一张如下图的长方形纸,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图略)

长12厘米 宽8厘米

(1)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剩下的小正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周长呢?

5、下面的每个图形都是由几个同样大的小长方形拼成的,每个小长方形长7厘米,宽3厘米。分别求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图略)

课前思考:

这是本单元的单元评价,评价内容和形式都已经通过不同的时间进行了练习,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本单元的知识、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定量评价,这样有利于师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单元评价反思:

一、分析本次练习的总体的情况:

三(1)优秀27人次,良好22人次,及格5人,不及格1人。

三(2)优秀25人次,良好16人次,及格9人,不及格1人,病假1人,事假1人。

二、本次练习的成绩与不足及原因:

成绩:1、本章的重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学生掌握不错,通过不同的题目类型,学生能独立完成。

2、能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和生活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也能比较灵活地运用线段平移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3、通过评价,对自己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初步的反思和评价。

不足:

总体来讲,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不够扎实,知识技能这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和生活的实际问题。

1、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一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有很大的学习困难。

2、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很多题目不能很透彻地、清晰地认识,产生一些理解障碍,直接影响做题的正确率。

3、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比较薄弱,在练习中出现的复杂的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不到位,有时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改进措施:

1、平时还未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要多读题,读完整题目的好习惯,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2、没有意识到完成题目后认真检查的重要作用。

3、加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灵活题目的专项练习。

4、激励学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学会一定的方法。

四、分析练习题:

1、本次练习中,错误比较明显的是计算不规则图形或组合图形的周长。错误的类型主要有:1)用逐段相加的方法,出现遗漏;2)乱用线段的平移,出现周长变化;3)当组合图形比较复杂时,看不清新图形的周长,如果组合成长方形,找不准长和宽;4)当组合成长方形时,两种计算方法出现混淆。

2、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小红沿着篮球场的边跑了4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计算一组长和宽的和,直接用这一结果乘4。而不是先计算一圈的长,即长方形的周长,再计算要跑4圈。

3、填表中,出现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只计算一组长和宽的和,忘乘2,另外,单位写错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单元评价反思:

一、分析本次练习的总体的情况:

三(5)优秀24人次,良好26人次,及格4人。

三(6)优秀18人次,良好31人次,及格3人,不及格1人,病假1人。

二、本次练习的成绩与不足及原因:

成绩: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口算题。

1、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学生能独立完成。

2、能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和生活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也能比较灵活地运用线段平移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不足:

1、本单元内容比较抽象复杂,三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总的来说知识技能方面掌握得不好。

2、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很多题目不能很透彻地、清晰地认识和分析,产生一些理解障碍,直接影响做题的正确率。

3、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比较薄弱,在练习中出现的复杂的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不到位。

4、三(6)班最近很浮躁,练习下来总体很差,学生考试时很浮躁,题目不看完整,计算错误很多。

三、改进措施:

1、学生平时还未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要多读题,读完整题目的好习惯,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2、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完成题目后认真检查的重要作用,今后在这方面要多督促和加强。

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意义,加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灵活题目的专项练习。

4、激励学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学会一定的方法。

5、加强三(6)班的常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分析练习题:

1、本次练习中,错误比较明显的是计算不规则图形或组合图形的周长。错误的类型主要有:1)用逐段相加的方法,出现遗漏;2)乱用线段的平移,出现周长变化;3)当组合图形比较复杂时,看不清新图形的周长,如果组合成长方形,找不准长和宽;4)当组合成长方形时,两种计算方法出现混淆。

2、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小红沿着篮球场的边跑了4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计算一组长和宽的和,直接用这一结果乘4。而不是先计算一圈的长,即长方形的周长,再计算要跑4圈。

3、填表中,出现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只计算一组长和宽的和,忘乘2,另外,单位写错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单元评价反思:

一、本次练习的总体情况:

三(3)优秀23人次,良好21人次,及格6人次,不及格2人次;

三(4)优秀21人次,良好24人次,及格8人次,不及格1人次。

二、本次练习的成绩与不足及原因:

成绩:

1、学生能正确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2、学生能解决一些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对图形线段的平移解决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3、学生在认识图形特征、周长含义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的基础上,能进行认真的观察、比较,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4、通过评价,对自己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有了初步的反思和评价。

不足:

1、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发现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对本单元练习的思维拓展,所以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是不够扎实的,对于稍有难度的拓展性练习的认识是有所欠缺的。

2、部分学生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常常漏算,没能按照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求长方形的长或是宽时,不明白是求一条还是两条。

3、从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中,发现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没能透彻的认识题意,被题目的直观含义所迷惑,从而影响了判断能力。

4、学生在解决综合练习时,能力上是有所欠缺的,也是本单元学生练习的一个薄弱环节,没能很好的运用综合知识,进行适当的变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原因:

1、平时还未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要多读题,读完整题目的好习惯。今后应在这方面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2、学生学习的态度不佳,没能仔细阅题,认识题意,一步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业显的比较浮躁。

3、学生对于一些稍复杂的拓展性练习的解答有着很大的困难,今后应加大对于这方面灵活题目的针对性的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激励、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解题方法,能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解答相关练习。

四、分析练习题:

1、学生在计算第四大题,计算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中的不规则图,部分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的是数线段的方法,这就产生了好多学生都漏数一条线段,算出的是15厘米。

2、在填表中,学生做着做着就会出现只算一条长和一条宽求周长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漏写单位。

3、解决问题中的:在一块16米,宽8米的长方形地的四周围上围栏,围栏的长是多少米?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误把围栏的长当成了长方形的长,甚至有同学当成了计算两条长的长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