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新学的知识点,能灵活地处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难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万位是( )位。
2、6283里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二千零八,这个数写作( ),是( )位数,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的。
4、4个一千加上5个一千是( )。
5、5040读作( ),五千零四写作( )。
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
7、一个数除4,商是13,余数是3,被除数是( )。
二、看图列式计算。
(图略)
要求:1、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键要求什么。
3、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式列出正确的式子进行计算。
三、用竖式计算。
934= 866= 726=
696= 743= 835=
思路点拨:1、不够商1就商0,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2、除法的验算分两种情况: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注意横式上要写答案,尤其是余数不能漏写。
4、计算要细心。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组织秋游,三年级一共租用了两辆大巴车,那么8名老师和88名学生全部上车,每辆汽车可乘多少人?
2、植树节,三、四年级同学去植树,四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少35棵,三年级植树60棵,三、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3位老师带着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4、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画出线段图。
2)用两种方法解答。
课前思考: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学所学的一些新知可能有所遗忘,因此,在期中练习之前安排了两节复习课,复习的重点只要集中于前几个单元,因为这几个单元相隔时间较长。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认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一个综合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情况看,学生对认数中读数与写数可以更正过来了,对于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还是会发现学生在写横式时漏写余数,特别是在存在验算的计算中,常把横式的答案写成了验算的答案;对练习的第二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还是没能很好的理解,欠缺仔细思考,认真分析题意;在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问题,没能很好的找出所有的条件及之间存在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根据问题去寻找适合解题的方法,并且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读完题目的好习惯,常读了一半看了问题就动手解答了,甚至还没完全理解整个题目,就仓促答题,造成了解题思路的不清。
课后反思:
通过系统的复习,尤其是在练习过后,学生的知识基本能形成一个知识网,对自己的薄弱部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但在复习中,这学期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学生都能通过独立计算,掌握不错,但是补充的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题,有一小部分学生遗忘。通过两种类型题目的比较,发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十位有关。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当有两个问题时,出现遗漏解答的现象。有小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条件分析不清楚,解题思路不清。学生看图列式计算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画线段图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学生也有困难,对于两种解法,还不能很熟练的进行练习。通过讲解后,学生能重拾起老师以前多讲的内容。当然,还有很多学过的知识,不可能进行一一复习,只能学生进行自我复习。
课后反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的知识较二年级而言明显多了,学生对开学学过的知识已经淡忘。本课主要复习三部分内容:除法、认数和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数这部分内容复习下来效果还可以,由于这一单元比较简单,学生掌握得还不错,能够很快的说出数的组成。列竖式计算有的学生已经忘记了,部分学生仍会出现横式后面得数不写,或有忘记写余数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发现学生的分析能力还不行,特别是在做两步计算的问题时,有点搞不清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
浙教版数学九上2.2《二次函数的图像》word教案3篇
浙教版数学九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3.6《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九上3.1《圆》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3.4《圆周角》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word教案(2课时)
2012浙教版九上4.1《比例线段》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6《图形的位似》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3.5《弧长及扇形的面积》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下《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第3章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word教案2篇
2012浙教版九上1.1《反比例函数》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简单物体的三视图》word教案(2课时)
浙教版数学九下《概率的简单应用》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3.2《圆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下《投影》word教案(2课时)
2012浙教版九上2.1《二次函数》word导学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1《比例线段》(第1课时)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3课时)
浙教版数学九上2.3《二次函数的性质》word教案2篇
2012浙教版九上3.4《圆周角》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2篇
浙教版数学九上1.1《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3《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九上3.2《圆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4.5《相似多边形》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上3.1《圆》word教案3篇
浙教版数学九上1.1《反比例函数》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