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教学内容:P5890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⑴同学们,老师画了一个机器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是用哪一种图形画成的.(课件出示)
⑵问:你还记得这种图形的名字吗
⑶谈话:长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
谈话: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我们一般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板书:观察
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的观察到底准不准确呢 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刚才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不是准确.
分组活动.
3,交流,总结
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 指名回答.
及时板书:折,量,比.
4,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5,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6,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板书:观察,验证,作结论.
反馈练习:课件出示,这些图形是不是长方形,它符合不符合长方形的哪个特征.
(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1,谈话: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观察,验证,作结论的学习方法来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2,指名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3,说说你是怎么样验证的.
如果是通过折的方法来证明四条边相等,你是怎么证明邻边相等的.
讲述: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反馈练习:课件出示,这些图形是不是正方形,它符合不符合正方形的每个特征.
(三)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谈话:我们已经发现并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小组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在边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也相等.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板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应用拓展
游戏:猜图形
1,牛大哥:我的身后是一个长方形,看得见的两条边分别是8cm,5cm,你知道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吗
2,狗弟弟:只知道我的身后是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一条边是5cm.聪明的同学,它可能是什么图形
我的身后是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每条边是5cm.聪明的同学,它一定是什么图形
四,初步感受周长
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老师如果要用绳子将这长方形围一圈,需要多长的绳子 需要量几条边 为什么
课件出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7米和5米.
如果把这根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它是边长是多少
五,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后,我们也可以利用观察,验证,作结论的方法来认识其它的图形.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边 角
长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有四条边,都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马马虎虎
数学脑筋急转弯:爸爸当官
数学脑筋急转弯:凶猛的老虎
数学脑筋急转弯:感觉很恶心
数学脑筋急转弯:爬行的蜗牛
数学脑筋急转弯:秘密
数学脑筋急转弯:走楼梯
数学脑筋急转弯:真假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王大婶有多少个孩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虫牙
数学脑筋急转弯:寻人启事
数学脑筋急转弯:最简分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告破的盗窃案
数学脑筋急转弯:做判断题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长发及腰
数学脑筋急转弯:楚楚的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船主年龄
数学脑筋急转弯:接电话
数学脑筋急转弯:胖妹骑马
数学脑筋急转弯:水涨船高
数学脑筋急转弯:高级女皮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神奇的动物
数学脑筋急转弯:假如我是董事长
数学脑筋急转弯:到底为什么?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虎的机车
数学脑筋急转弯:狗为啥不生跳蚤
数学脑筋急转弯:修理钟表
数学脑筋急转弯:浪费人生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排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