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一元二次方程的百科小知识,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2+bx+c=0(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求根公式:x=[-b(b^2-4ac)]/2a。
该部分的知识为初等数学知识,一般在初二就有学习(但一般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会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同时,该部分也是高考的热点。
定义
在一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特点
一元二次方程有三个特点: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是整式方程。[1]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ax^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古巴比伦留下的陶片显示,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2000 BC)古巴比伦的数学家就能解一元二次方程了。在大约西元前48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配方法求得了二次方程的正根,但是并没有提出通用的求解方法。西元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提出了一种更抽象的几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
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是第一位懂得用使用代数方程,它同时容许有正负数的根。
11世纪阿拉伯的花拉子密独立地发展了一套公式以求方程的正数解。亚伯拉罕巴希亚(亦以拉丁文名字萨瓦索达著称)在他的著作Liber embadorum中,首次将完整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传入欧洲。
据说施里德哈勒是最早给出二次方程的普适解法的数学家之一。但这一点在他的时代存在着争议。这个求解规则是(引自婆什迦罗第二):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二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四倍;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平方;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开二次方。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有以下几种:
配方法(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在初中阶段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前提:△0)
因式分解法(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的两根与方程中各数有如下关系:x1+x2= -b/a,x1x2=c/a(也称韦达定理)
方程两根为x1,x2时,方程为:x^2+(x1+x2)X+x1x2=0(根据韦达定理逆推而得)
b^2-4ac0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无实数根。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百科小知识,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