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
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1.6.3 用数学
2.6.6 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版
1.3.1 1~5的认识
2.9.1 统计|人教课标版
2.4.1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2.2.1 《十几减9》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2.8.2 找规律(数)|人教课标版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人教课标版
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人教课标版
2.6.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人教课标版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2.6.4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人教课标版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人教课标版
1.3.7 5以内的减法
2.5.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1.3.5 加法
1.6.7 快乐的大森林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
1.3.6 5以内的加法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人教课标版
2.5.1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1.2.3 长短 高矮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1.4.2 认识平面图形
2.8.1 找规律(图形)|人教课标版
1.3.3 第几
十几减9|人教课标版
2.5.1 课题: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2.4.1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