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1.首先出示两组算式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
2.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1《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2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2.5《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10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ppt课件1
2012苏科版九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ppt课件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1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5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ppt课件1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1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3《确定圆的条件》ppt课件2
2012苏科版九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ppt课件2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8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4《圆周角》ppt课件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课件1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2.4《方差》ppt课件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3《确定圆的条件》ppt课件1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7
2012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ppt公开课课件
2012苏科版九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ppt课件1
2012苏科版九上《圆锥的侧面积》ppt课件
2012苏科版九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ppt课件3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4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6《正多边形与圆》ppt课件2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课件4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6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6《正多边形与圆》ppt课件1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课件3
2012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ppt课件2
2012苏科版九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