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收藏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考试指导。
1.预习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
2.听课方法。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的方法。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4.小结或总结方法。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希望这篇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考试指导,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17:奇偶函数运算
高一数学知识点解析:一次函数的定义
冀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有理数的加法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重点大全: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
精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2017: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必背知识点:集合元素的性质
八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 学习才能使我进步
17年高一数学知识重点解析:集合的几种运算法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扇形统计图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数学吧听课评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要点讲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圆柱与圆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百分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长度单位)
高一数学常考知识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说课稿
七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比较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认识物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圆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生活中的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分类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加减法(二)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加减法(一)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位置与顺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比和比的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