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收藏
根据同学们的需求,查字典数学网编辑老师整理了2016年高考数学冲刺压轴题解答技巧,欢迎大家关注!
首先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压轴题
压轴题主要出在函数,解几,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争取做对!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也争取拿分!
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
以2009年的上海高考数学卷的压轴题为例,分析其中一半左右分值的易得分部分,谈一谈解题心态。同学可以再做一下2010年的高考卷最后一题,或者今年二模卷的最后一题,能否拿到比以往更多的分数。
2009年高考数学上海卷23题:
第二重要心态:千万不要分心
其实高考的时候怎么可能分心呢?这里的分心,不是指你做题目的时候想着考好去哪里玩。高考时,你是不可能这么想的。你可以回顾高三以往考试,问一下自己:在做最后一道题目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最后一道题目难不难?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我要不要赶快看看最后一题,做不出就去检查前面题目前面不知道做的怎样,会不会粗心错这就是影响你解题的分心,这些就使你不专心。
专心于现在做的题目,现在做的步骤。现在做哪道题目,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道题目。现在做哪个步骤,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个步骤,不去想这步之前对不对,这步之后怎么做,做好当下!
第三重要心态:重视审题
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在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中,第一步审题格外重要,审题步骤中,又有这样一个技巧:当你对整道题目没有思路时,步骤(1)将题目条件推导出新条件,步骤(2)将题目结论推导到新结论,步骤(1)就是不要理会题目中你不理解的部分,只要你根据题目条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能推导的先推导出来,从而得到新条件。步骤(2)就是想要得到题目的结论,我需要先得到什么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结论。然后在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再寻找关系。一道难题,难就难在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难以建立,而你自己推出的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原题更容易建立,这也意味着解出题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高境界就是任何一道题目,在你心中没有难易之分,心中只有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新条件,一直推到最终的结论。解题心态也应当是宠辱不惊,不以题目易而喜,不以题目难而悲,平常心解题。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虽然我们认为最后一题有相当分值的易得分部分,但是毕竟已是整场考试的最后阶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疲劳不可避免,因此所有同学在做最后一题时,都要格外小心谨慎,避免易得分部分因为疲劳出错,导致失分的遗憾结果出现。
以上就是高考频道2016年高考数学冲刺压轴题解答技巧的全部内容,查字典数学网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三角函数的计算
2016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1-5单元)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下册)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人教版2016
2016年初三数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达标(浙教版)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系统梳理知识点
教学方法的五个依据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复习做好3方面梳理
2016二年级期中数学试卷(青岛版)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常见学习方法问题详解
2016中考数学辅导提分技巧
2016年春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北师版)
2016年春季学期初一数学试卷模板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矩形、菱形
2016中考数学一模联考试题(带答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苏教版)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超常发挥的五个技巧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重难点的七大解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卷(附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第四章第1节同步测试及答案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一定要及时做好复习笔记
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圆
北师大版六年级期中数学试卷下学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相关的角与性质
2016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含答案)
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锐角三角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