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磨课”三部曲——我教《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磨课”三部曲——我教《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2015-11-27 收藏

序曲(准备阶段)

大凡上好一堂课,认真研究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在仔细钻研了教材后,我确定了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能够进行估算,难点是笔算时,与0相乘的结果在积中的占位问题。同时,作为计算题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是不可忽视的。在备课前,我主要思考了下面三个问题:

1、计算题教学是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不能随意修改,那只能在教材组织形式和练习设计上下工夫,而过分花哨的情景是否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设计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教学情景呢,我苦苦思索着。

2、以前教师在讲明算理后便让学生独立练习,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会计算,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如何运用新理念,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有更多体验的空间和时间,真正掌握方法,是我思考最多的。

3、例2的呈现方式是否照书上,即先求出1个看台的座位,再让学生求出4个看台的座位。但这样做,是否又有点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呢?

进行曲(实践阶段)

(一)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

带着以上的思考,我开始了教学设计的尝试,原有设计中的教学策略在一次次的思索和实践中更新。例2的呈现方式经历了三次修改:

[第一次]最初设想是由教师出示1个看台图,让学生列式计算;再出示问题,让学生算出4个看台的座位数。但这种方法没有六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强制学生在学,不够开放,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很快被否定了。

[第二次]其后调整为先出示体育馆全景图,让学生猜一猜座位总数,告知体育馆中有4个同样的看台,问如何求。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能说出求4个看台的各个,还是由教师说出方法,并要求学生计算。较第一次的设计,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学生反而糊涂了,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有点画蛇添足。

[第三次]在教研室领导的指导、提醒下,我对原有的情境材料又重新思考,将有关的信息分两步进行呈现:

第一步:只呈现一个看台图及编号,让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求出有几个座位两个编号是什么意思,从而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促使他们仔细观察。

第二步:求出1个看台的座位数后,直接出示问题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让学生列式,从而让学生很快进入正题。

这一环节的教学少了第一次的过死,没有了第二次的拖沓。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同时也凸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要上好一堂课,无数次的修改与试教是必不可少的。而正是着一次次的试教,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不可预见性,也一次次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修养上的不足与欠缺。

让学生估算1024时,学生回答把百位上的14就是4,所以是四百。我不知如何评价他的这种回答,因为在这一题中这样的方法是对的。我只是简单地说了好的,就示意他坐下。没想到,后面的估算学生的方法竟然都是这样的,最终还是我自己说出了估算的方法,那种感觉是不知说什么好。

在学生进行反馈练习这一环节,板演的3人中竟有两人算错,原来他们把04算成了4,学生在上一环节的举例知识顺从了老师的要求,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每一次试教后都觉得自己对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刻,更没有去深入了解学生。在数学教学这个广袤的时空中,我只是沧海一粟。一节课的背后要有敏捷的数学头脑,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清晰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学机智,落落大方的教态于是,我开始反复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的评价语言,读书、读杂志,充实我的教学内涵。这时,我才觉得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让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

(三)如何设计扎实而有效的练习?

新课之后的练习,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而计算题教学以往的做法是老师讲解,学生练习,所以显得枯燥乏味。该如何设计扎实而有效的练习呢?我曾经有过三个设想:

[设想一]在学生学习完例题后,直接做三个练习题,在讲评时总结算法。最初我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这些知识非常简单,后来在首次试教中以学生错得太多而宣告失败!

[设想二]让学生先估算,在笔算验证,然后讲算理。此设想极好地将估算和笔算结合了起来,然而学生还是出现了和上次同样的错误。

[设想三]做一组乘加题,如:02+4、08+3让学生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笔算做好铺垫。口头估算3个笔算题,让学生说说每一题的方法,再进行笔算,讲评时提问:为什么有的题十位上不是0呢?

虽然和第二次比,只是增加了一些口算练习,但正是这样看似简单的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并能说出算理。所以,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应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动态的眼光去审视学生 ,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扎实有效的练习。

在我的头脑中,计算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也一直不敢去尝试。现在回头来想,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不去试怎能知道结果呢?通过这一次的教学,使我对教材有了重新认识,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数学教学上的欠缺。毕竟,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

尾声(反思阶段)

三次试教下来,我始终思考着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几次教学中学生的反应会如此一致?

本节课,在基础差的班级上过,在基础好的班级上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以前总以为一些问题的回答,基础差的学生答不出,基础好的就肯定答得出;有些错误差生才会出现,好生肯定不会这样。但经历了几次教学后,发现学生的问题几乎同出一辙,这给了我新的反思: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的,所以,课堂上的表现才会如此的一致。由此,我想到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教师只有用活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才能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同样的设计,在基础差的班级同样能上得精彩。

2、如何处理意外生成的东西?

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中,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才变得绚丽多彩。几次试教中,有时出现了学生掌握得较好,用不着教师引导的情况,那这时教师该怎么办?有时出现冷场,很简单的问题却没人回答,教师又该如何处理?我想这决不是单靠预设就能解决的问题。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教学预设展开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的数学课堂,使每一个意外都转化为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才能灵活驾驭数学课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